今日竹山網消息 近日,在擂鼓鎮佑城社區門前,人群涌動,氣氛熱烈,全社區村民在這里召開“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大會。“吳鳳奎自評八星,請大家評一評”。社區干部沈正璽話音剛落,大家便七嘴八舌議論開了:“他家門前屋后雜草叢生,生態建設星應該沒有,而且他思想保守,不能大膽種植茶葉和發展食用菌,應該把勤勞致富星摘掉,只有七星”。
“孫思自評七星,大家評一評。他不僅辦起了扶貧作坊,種植了茶葉,還買有一輛農用車跑運輸,應該得十星”。 “好,我沒有意見,同意孫思得十星的,請舉手。”社區黨支部書記何燕第一個舉手贊成,全場40多名群眾一下子齊刷刷舉起了右手。
連日來,擂鼓鎮鎮村干部走村串戶,向村民發送“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活動資料,宣講活動的意義目的,積極開展創評活動。一是宣傳發動,體現廣泛性。利用發放宣傳資料、辦宣傳欄、張貼標語,大力宣傳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比的目的意義、標準要求、評比辦法、評選安排,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努力形成創“星”的廣泛共識和爭“星”的濃厚氛圍。17個村(社區)相繼召開群眾動員大會,制定創建方案和規劃,印發“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資料600余份,共刷寫創建標語30余條。二是對標創建,提高可操作性。以家庭為單位,對照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標準,按照“十星”目標,規范日常行為,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及時掌握創建動態,幫助農戶對標創星爭星。三是規范程序,增強實效性。各社區、村組織成立評“星”委員會,創評工作實行居戶自評、群眾互評、協會評審、張榜公示、表彰授星五步操作法。村(社區)“兩委”對十星級文明農戶評審意見及時進行為期一周的張榜公示,確保評定結果達到家喻戶曉。公示期滿后,由村“兩委”正式確認后組織召開群眾大會,舉行授星掛牌儀式。同時從十星級文明農戶中評選出一批“十星級”脫貧示范戶和“十星級文明農戶”示范戶進行表彰。四是建立臺帳,保持常態性。鎮創評小組適時對 “十星級文明戶”進行審查,為各村(社區)開出“問題農戶”名單。各村(社區)每月對每戶的表現進行通報匯總,在年度總評時,做到有文可依、有據可查。(汪良 諶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