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勝鎮界嶺村,有這樣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她用堅韌不屈詮釋了"孝老愛親"的深刻內涵,用柔弱雙肩撐起家的希望;用堅韌信念傳遞幸福的火種;用無私付出延續孝善的傳承。當命運的暴風雨一次次襲來時,這位質樸的農村婦女,始終以挺直的脊梁為家人遮風擋雨,用最樸實的行動演繹著人間至善。
厄運突至,柔弱雙肩扛起千斤重擔。2024年寒冬的那個凌晨,范才梅一家平靜幸福的生活掀起了驚濤駭浪。丈夫驟然離世,撕心裂肺的痛還未宣泄,生活的重擔已壓上肩頭。她來不及整理破碎的心緒,生病的父親還需要她照看,兩個沒緩過神的孩子也等她安慰......生活的風暴來得太快,她沒有時間倒下,只能咬緊牙關,把悲痛化作前行的力量。葬禮上,父親老淚縱橫,擔憂地說:"這個家以后你要受累了..."她抹干眼淚和兩個孩子、父親緊緊擁抱在一起。
百折不撓,忙碌身影披曙光。每天清晨,當村莊浸潤在晨曦中時,范才梅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為父親準備溫水洗漱,接著準備早餐,然后騎車送兒子去鎮初中上學,再趕到田間種茶、種菜增收。村干部記得,有次走訪時來到她家時,“鈴鈴鈴...”手機鬧鐘響了,備注上寫的是“喝藥”,范才梅邊說邊給患癌沒有自理能力的父親喂藥:“每天事情多,記性也不好就訂上鬧鐘來提醒自己”。村干部看到她手機上七八個鬧鐘都備注的是不同事項,點點滴滴都浸透著這個母親的擔當。
孝心無價,悉心照料現真心。對待生病的父親,范才梅踐行著"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承諾,自從父親患病臥床,她的生活就圍繞著父親的起居展開。治療期間,父親飽受病痛折磨,她就整夜不眠地守在床邊,最難得的是即使再累,出現在父親面前時永遠帶著溫暖的笑意。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幕也感動了兩個孩子,放假了主動幫媽媽分擔家務,幫著照顧爺爺。父親常含淚說:"我這把老骨頭拖累你了。"她總是笑著回應:"爸您健康長壽,才是咱家的福氣。"
為母則剛,托起孩子的未來。面對兩個還在讀書的兒子,她伸開臂彎,將生活的風霜擋在身后。父親去世后,為了兩個孩子讀書,她毅然外出務工,披星戴月,靠勤勞的雙手賺錢,即便疲憊不堪,也從未放棄安于現狀。她也會每周跟兒子通電話打視頻,聽他們分享校園趣事,用滿是笑意的聲音鼓勵:“好好讀書,媽不累。”那些藏在匯款單里的牽掛,裹在電話叮囑中的思念,都化作了孩子成長路上最堅實的依靠,詮釋著一位母親最樸素卻最偉大的堅守。
當旁人問起支撐她的力量時,這位不善言辭的農婦只說:"我就是想著,不能讓這個家散了。"沒有豪言壯語,卻用日復一日的躬身堅守,將平凡日子里的每份責任都扛成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些浸透汗水的晨昏、藏在鬧鐘里的牽掛無聲訴說著最動人的人間至情,她就像一盞溫暖的燈,照亮了鄉風文明之路。(胡寒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