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竹山,行人步履從容,市場里人流如織,廣場上載歌載舞,工地上機器轟鳴……眼前處處平安祥和、生機勃勃。
據了解,2018年,我縣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主線,以平安法治竹山建設為載體,以過硬政法隊伍建設為保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著力提升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的能力和水平。2018年,全縣刑事發案同比下降17.8%,侵財案件同比下降34.42%;全省社情民意調查通報,上半年我縣群眾安全感全省第一,社會治安滿意度全省第十二,公正執法滿意度全省第二十九,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 縣委政法工作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年工作。
掃黑除惡施重拳,首戰告捷
截至11月底,我縣先后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1個、惡勢力團伙9個,抓獲涉案人員103人,敦促投案自首18人,查處治亂案件153件,打擊處理757人;查扣涉黑案件資產90萬元,收繳涉案槍支3支、其它兇器20余件;順利移送審理竹坪“3.04”涉黑案件,一審宣判羅某等4人涉惡團伙案,公開審查批捕石某等5名尋釁滋事犯罪嫌疑人……這是我縣掃黑除惡工作的最新“成績單”。
▲ 打擊侵財犯罪,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前幾年賭博盛行,年輕的無心打工,老百姓無心生產,這回掃黑除惡把一幫賭博、放水的一網打盡,真是打得好,現在我們竹坪街基本看不到麻將機了,社會風氣大有好轉,我們老百姓真是無不叫好!”竹坪集鎮個體戶陳某向筆者感嘆道。
趁勢發力,標本兼治。我縣在偵破竹坪鄉“3.04”案件后,堅持“一案一整改”,迅速派出工作組對當地治安環境進行專項整治。同時,在全縣掀起嚴打賭博違法犯罪行動的高潮,累計辦理賭博類刑事案件10起,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9人,辦理涉賭行政案件111起,治安處罰678人,行政拘留185人,收繳賭資100余萬元,銷毀麻將機77臺,有力遏制了賭博之風的蔓延。
夯實基礎,毀傘拍蠅。我縣嚴格開展村“兩委”換屆資格審查,對全縣1110名村(社區)在職干部和324名后備干部進行“過篩式”背景審查,調整村“兩委”班子成員167人,其中村黨支部書記41人??h紀委監委立案查處黨員干部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案件9件9人,開除黨籍2人,采取留置措施2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
公正執法守底線,捍衛法治
嚴打整治,優化治安環境。深入推進“三打擊一整治”專項行動,警種聯動,重手整治。先后破獲侵財案件110起,打掉盜竊團伙5個15人,抓獲犯罪嫌疑人57人。2018年4月30日,縣公安局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洪某,一舉破獲涉及十堰市區、竹溪、房縣、丹江、鄖陽區等地系列校園盜竊案18起;11月6日,縣公安局通過縝密偵查,抓獲犯罪嫌疑人汪某,成功破獲了全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入室盜竊現金案,追回被盜贓款17萬元。2018年,全縣侵財案件同比下降34.42%,打擊“盜搶騙”全市排名第一。
▲ 嚴懲失信捍衛法治權威
嚴懲失信,維護法治權威。年初以來,縣法院通過建強執行機制、嚴懲拒執行為、加強執行聯動等一系列舉措,掀起“執行風暴”,打響“基本解決執行難”新一輪攻堅戰。全年執結案件1387件,執行到位標的額19357萬元,執行效率排名全市基層法院前列,受到上級法院充分肯定和申請執行人及社會各界普遍贊譽。
“我馬上想辦法湊錢還賬!”2018年6月20日清晨6點,被執行人邵某面對突然登門的法院執行干警只好放棄抵賴。當天,縣法院30余名干警組成4個執行小組,深入城關、文峰、寶豐、麻家渡等鄉鎮開展集中執行,掀起“颶風-2018”專項執行行動新高潮,先后對21名拒不履行義務、拒不申報財產的被執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共執結案件3件,執行和解5件。
縣法院在全省率先實行“一月兩次集中傳喚”“兩個一律拘留”的措施,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同時,采取傳喚被執行人旁聽拒執案件庭審、凍結銀行賬戶、限制房產過戶等方式,敦促被執行人盡快履行執行義務。年初以來,該院先后司法拘留122名失信被執行人,移送拒執罪11件11人,判處拒執罪7件7人,發布失信“黑名單”信息500多條,促使359名被執行人兌現1200余萬元執行款,極大維護了法治權威。
▲ 預防青少年犯罪街頭普法宣傳
寬嚴相濟,維護未成年權益??h檢察院認真執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初犯、偶犯等特殊群體的輕微刑事犯罪,依法不捕26件33人,不訴20件20人。對未成年人輕微刑事犯罪,不起訴2件3人,通過幫扶教育,讓1名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順利考上大學。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2件12人,成功辦理首例為未成年被害人變更監護人案件,積極為其申請公益救助,保障其健康成長。積極參與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工作,重點打擊發生在校園周邊的違法犯罪行為;積極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所有員額檢察官結對兼任一所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實現了校園法治宣傳全覆蓋。
多元化解調矛盾,防控風險
矛盾糾紛是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之一。為此,我縣政法、綜治、信訪部門整合力量和資源,大力開展矛盾糾紛精準排查和精細調處化解工作,不斷增強維穩工作的主動性,保持了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 破解執行難題,維護司法權威
以“三查三?!薄ⅰ八拇笏陌睂m椥袆訛檩d體,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全面打響防范化解社會風險攻堅戰,堅決把矛盾問題化解在當地,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年初以來,全縣化解各類較大矛盾糾紛1078件。
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訴前調解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協調、有效銜接,提高矛盾糾紛化解效率,減少矛盾糾紛成訴成訪。年初以來,縣法院訴前調解、撤訴結案817件,各級人民調解組織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534件。
▲ 第三方調解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堅持縣、鄉兩級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和帶案下訪制度,縣四大家領導每周一在信訪局接待群眾來訪,每月至少開展1次下訪活動,鄉鎮領導干部至少用三分之一時間開展信訪維穩工作。年初以來,縣領導共接訪180件720余人,現場化解信訪矛盾50件次,簽批交辦督辦130件次。
加大信訪積案化解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查信訪積案3批111件,全部落實了縣級領導包案化解措施,目前已化解102例,化解率達91.9%。
▲ 組織執業律師送法下鄉
依法化解涉眾型矛盾糾紛。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在征地拆遷、精準扶貧、農民工工資清欠、不動產辦證等矛盾問題化解中,探索實行“聯席會商、聯合行動、律師參與、媒體公開、建章立制”的工作機制,化解依法依規,過程公開透明,處置不留后患,成功化解處置了一批涉眾矛盾。
“雪亮工程”全覆蓋,完善體系
“現在主要路段路口和小區內都有監控,治安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1月24日,在縣人民醫院上班的王女士告訴筆者,自從有了這些24小時的“保鏢”和街面治安巡邏隊,自己上夜班、走夜路再也不用害怕了。為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我縣整合各類防控資源,大力推動現代科技在平安建設中的應用,構建了一個“全覆蓋、全天候、無縫銜接”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 “雪亮工程”打造看得見的“平安”
用監控攝像頭打造的“雪亮工程”,是老百姓看得見的“平安”。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工程,搭建監控視頻網絡,在主要進出縣路口及重點路段加強布控巡查,實現城區街道、鄉鎮主要路段、重點部位和景區景點治安監控全覆蓋。目前,全縣環城環縣治安卡口數達30個,A類高清監控探頭數達350個,B類視頻監控探頭總數達3871個,重點單位、重點部位、重點路段技防覆蓋率達100%。
▲ 加強治安防控——特警帶犬街頭巡邏
771名城鄉專兼職治安巡邏隊員、254個治內保組織、3500余名治保人員和治安中心戶長,常態化開展巡邏防范和安全保衛工作。通過推進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今年全縣侵財類案件、“兩搶一盜”案件、可防性案件分別下降34.42%、37.8%、8.2%。
特殊群體重服務,聚焦民生
我縣是打工經濟大縣,全縣47萬人口中近10萬人常年在外務工,父母全部外出的留守兒童達到6000余名。親情缺失、監管乏力等因素帶來很多心理和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發生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傷亡事故和犯罪案件,一直是外出務工父母心中的痛點和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2年以來,我縣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綜治牽頭+民間投資+社會參與”的留守兒童校外托管“竹山模式”,嚴格準入,常態監管,健全留守兒童校外托管機構規范管理機制,營造了“孩子舒心、家長放心、政府安心、社會安定”的良好氛圍。2018年6月,縣綜治辦聯合教育、安監、衛計、民政、消防等部門對全縣校外托管機構進行專項檢查,對8家符合校外托管機構開辦條件的,依法辦理了相關證件,對9家檢查存在問題的,限期進行整改驗收,對7家不符合開辦條件的,依法予以取締,有力凈化了校外托管機構市場,切實維護了留守兒童權益。六年來,全縣校外托管機構保持零事故、零傷害,有效破解了留守兒童關愛管護難題,工作經驗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
▲ 平安創建志愿者關愛留守兒童
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力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應治盡治。2018年,累計排查疑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26人,確診159人,縣政府財政資金對救治費用進行兜底保障。對登記在冊的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屬地鄉鎮明確監護責任人,審核發放居家監護以獎代補資金55.66萬元,全縣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零發案。
為大眾謀福祉,為一方保太平。鼙鼓催征,時不我待。勤勞勇敢的竹山人民正以只爭朝夕、奮發向上的緊迫感和精氣神,在平安法治建設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