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竹山縣再次組織42名扶貧干部赴井岡山開展黨性教育
秦楚網訊 通訊員 帥傳鴻 報道:初冬的巍巍井岡山,峰巒疊翠,云霧繚繞,讓人情不自禁生出幾分豪情!懷著向往和憧憬,11月13日,竹山縣第二期扶貧干部井岡山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42名學員前往革命圣地井岡山,進行了為期6天的學習。
在井岡山烈士陵園,當聽到井岡山長眠著數萬名烈士,其中有3萬多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時,學員們心頭沉重。當聽到無數革命群眾與紅軍部隊并肩作戰,為保護革命成果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時,學員們深深認識到只有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的事業才能取得勝利。
在茅坪八角樓上,當了解到毛澤東同志是在微弱的油燈光下完成了《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巨著時,學員們無不為革命偉人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卓越思想和過人膽識所折服,情不自禁生出無限敬仰之情。
在黃洋界哨口,有一條狹小崎嶇的盤山小路,那就是朱毛紅軍的挑糧小道。學員們身穿紅軍軍裝、頭戴軍帽、斜挎挎包,沿著崎嶇的挑糧小道奮力前行。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學員們現場體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生活,并深深為他們率先垂范、不畏艱難的革命家精神所感動。
在小井紅軍醫院旁邊的小山坡上,靜靜立著一塊簡陋的石碑上刻著“魂歸井岡 紅軍老戰士曾志”幾個字。學員們默念著這位美麗的女紅軍戰士名字。認真聆聽曾志同志事跡,她甘于為共產主義信仰犧牲一切的事跡和精神,讓學員們無不為之動容,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在神山村,黨支部書記彭展陽熱情分享精準扶貧經驗,把貧困戶分為紅卡戶,黃卡戶,藍卡戶,分類管理,分類制定幫扶措施,把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牢牢拴在產業鏈、價值鏈上,實現長期增收致富,充分征求群眾意愿,確定發展以茶(茶葉)、竹(毛竹)、果(黃桃)為主的特色種植業。神山村只用了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就把一個默默無聞甚至被人調侃“有女莫嫁神山男”的貧困村,變成了人們不惜長途跋涉數小時只為一睹芳容的幸福園。神山村的變化,給了學員很大啟發。
六天來,對革命舊址的參觀,對先烈事跡的學習,對根據地生活的體驗,使學員們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實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認識。
“井岡山是學習黨史和提升黨性修養的最好熔爐!”竹山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楊金鑾認為,榜樣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體現,是一種無私奉獻,是一種信仰的力量,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學習工作的動力和源泉,其必將指引和激勵我們增強本領,干出一番事業。
“幾天來的學習,我深深認識到,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用鮮血和生命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培育出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源頭——井岡山精神!”對28字的井岡山精神,竹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乾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井岡山精神不僅讓學員們對黨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黨的先進性有了更深入的體悟和認同,也更加意識到井岡山精神對脫貧攻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學員們紛紛表態,將以身作則,并積極向周圍同事分享自己對井岡山精神的感悟,為竹山的發展繼續建功立業,讓井岡山精神引領脫貧攻堅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