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文/記者 秦洪濤 特約記者 馬婷婷 通訊員 劉柳 報道:近日,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成功為一名93歲的高齡老人實施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從左側腋靜脈穿刺口將一枚起搏器,經過一系列快速精密操作后,成功植入老人體內,讓她的心臟再次“心”動如常。
93歲的王奶奶近期頻繁出現頭暈、黑矇甚至暈厥等癥狀,不僅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而且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近日,再一次發生昏厥的王奶奶被家人緊急送至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接診后,心內一病區范群雄副主任醫師詳細詢問病史,經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后,發現王奶奶存在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和陣發性房顫,且最長停搏時間達到9秒。“像你這種情況,植入起搏器是唯一的選擇。”經過綜合考慮以及結合相關檢查結果,范群雄副主任醫師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聽完建議后,王奶奶的家屬也當即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原來,在發生頭暈、昏厥癥狀之后,王奶奶便到其他醫院進行過相關的檢查和咨詢,鑒于王奶奶身材瘦小、皮膚菲薄、缺少皮下脂肪,在穿刺過程中容易出現血氣胸等并發癥,并且就算手術能夠成功完成,但傷口也不易愈合,同樣存在感染的風險,在綜合考慮之后,醫生當即放棄了手術治療建議其轉為保守治療。
聽完醫生的建議,王奶奶及其家人對手術治療也就失去了希望。可近期,王奶奶昏厥發生得越發頻繁。在聽說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方面有著獨到的技術后,家人便抱著最后的希望前來求診。
了解病情后,心內一病區主任趙繼先組織全病區進行病例討論,根據王奶奶的情況,對其制定了個性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考慮到患者瘦小、皮膚菲薄,治療團隊摒棄了常規的鎖骨下靜脈穿刺術,改為行氣胸、風險小的腋靜脈穿刺,降低穿刺感染病發作。同時,選定手術熟練、配合密切的范群雄副主任醫師、夏南博士組成手術組,在高標準完成手術外,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在術后護理方面,治療團隊也給出了建議:加強術后護理,盡早下床避免血栓并發癥;加強傷口護理,避免感染。
在完善術前準備后,手術團隊嚴格按照治療方案實施手術。術中,在患者左側腋靜脈穿刺、做囊袋植入電極、完成測試、固定電極、連接起搏器、縫合傷口.......手術團隊在整個手術過程中一氣呵成,成功植入了起搏器,耗時約40分鐘,為王奶奶的心臟搭建起了穩定的“節律保障系統”。
術后,在心內科一病區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王奶奶未出現任何并發癥,起搏器各參數良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的王奶奶康復出院了。
“心臟停跳3秒,可能導致頭暈、黑矇;心臟停跳6秒,可能導致暈厥。”趙繼先主任提醒,一旦發生類似癥狀的市民,或者勞動性氣短胸悶的患友,一定要及時檢查一下是否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可能,而有一部分人可能需要安裝永久起搏器才能改善癥狀,延長壽命。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一直在不斷地挑戰手術的年齡極限,成功為多例80歲、90歲以上的老人們植入了起搏器的同時,還在不斷創新治療方案,如:創新使用腋靜脈穿刺減少并發癥發生、采用最新的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等,并成功為多名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患友解決了難題,治療方案也得到了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