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通訊員 馬婷婷)3月28日下午,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開展兩例無導線雙腔心臟起搏器(Micra AV)植入手術。這不僅標志著該院心臟疾病介入診療水平進入新階段,也標志著起搏器植入邁入雙腔無導線時代。
75歲的吳大爺最近總是莫名出現頭暈、沒力氣,嚴重時發生了兩次暈倒,家人覺得不對勁,立馬將他送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就診檢查。心電圖提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率每分鐘只有30-40多次。如果不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吳大爺有心臟停跳的可能。而另一位患者劉叔叔也是因為嚴重的心動過緩住院,平均心率只有每分鐘40次。嚴重的心率過慢,造成患者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暈厥的情況,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的趙繼先主任在充分了解兩位患者的病情后,分析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就是安裝永久起搏器來提升心率,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傳統心臟起搏器需植入起搏電極及皮下埋藏起搏器,而兩位患者年紀較大,身形消瘦,術后囊袋破潰、感染風險較大。與之相比,無導線起搏器的體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僅需通過股靜脈穿刺置入起搏器,無囊袋、電極相關并發癥風險。家屬經慎重考慮,選擇創傷極小的無導線雙腔心臟起搏器(Micra AV)植入。由于手術計劃周密,術前準備充分,吳大爺和劉叔叔的手術非常成功,手術全程不超1小時,術后各項參數正常。拔出鞘管后,患者臥床休息12小時就可正常活動,術后不用拆線即可出院。
范群雄副主任介紹,無導線起搏器是起搏領域的重大突破,Micra AV無導線起搏器,重量僅約2克,兼容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掃描檢查,還通過算法革新,能智能感知心房信號,實現生理性的房室同步起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此手術時間短,植入成功率高,微創的手術方式不僅不會留下手術創口傷疤,也可以避免傳統起搏器手術中的一些風險和并發癥,如起搏器囊袋感染、導線磨損斷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