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2014年9月參加工作,201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9年到村工作,2021年任龍井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自任職以來,堅持黨建引領,推進龍井村鄉村旅游驛站示范單位創建工作,踐行“五共”理念,探索成立了“五會十組”群眾組織,群眾成為了共同締造的主導者、參與者、受益者。龍井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第三批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十堰市最美生態村”等稱號。
建強干部隊伍,夯實戰斗堡壘。“今年來,我們堅持工作中以實績論英雄,樹立實干實績導向,堅持唯實績不唯資歷、唯口碑不唯獎杯、唯功勞不唯苦勞的方式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隊伍,村兩委班子之間配合的越來越緊密!”龍井村黨支部書記李可說道。在狠抓班子成員建設方面,她常態化培養優秀年輕后備干部2名、入黨積極分子5名。堅持抓實考核明指標,根據考核指標和當年度重點任務,從基礎工作、重點工作、亮點工作等方面明確考核細則、量化考核指標,利用“以實績論英雄”的風向標,激活頭雁隊伍“一池春水”。另一方面外引內培構建立體化培養潛在干部。先后招引鄉賢能人、高校畢業生、創業成功人士等各類高素質人才70余人。依托產業技術培訓、電商培訓和“5+1”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培育各類“田專家”、“土秀才”等農村實用人才150余人,為龍井村長效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突出功能發揮,完善村級陣地。為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村級陣地建設水平,發揮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對黨員干部的聚集引領作用,李可同志帶領黨支部將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功能發揮納入到“雙十星”爭創之中,并且結合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契機,依托“五會十組”,搭建群眾參與平臺、健全群眾自治組織架構。將每個村民納入一個或多個群眾自治組織,在組織中明確群眾角色定位,使群眾在組織中自覺參與組織活動,增強歸屬感、責任感,發動群眾獻計獻策,成立什么組織,參與什么組織,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爭取多方資金高標準打造總面積達800平方米的“未來鄉村館”,內設鄰里互助社、農家書屋、紅色影院、幸福食堂、健康驛站、童伴之家、陶藝館、鄉賢活動室等多項便民服務陣地,全方位為群眾提供便捷、溫馨服務,實現有地議事、有人辦事,老有所養、幼有所育。
挖掘資源優勢,促進產業興旺。龍井村地理位置優越,人文底蘊深厚,擁有一口千年古井和一棵具有500年樹齡的古楓楊樹,如何把區位優勢、自然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帶動群眾致富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李可開始謀劃思考,多方聯系爭取,以茶葉產業為支撐,管好用好全村2168畝生態茶園,通過“企業+基地+茶農”發展模式,不斷推動茶葉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年實現產值652萬元,人均增收3000元。舉辦旅游年貨節,將土豬肉、龍井茶葉等農產品帶入市場,有效促進了村民增收;開辦農家樂5家,就近解決婦女就業40多人;舉辦茶葉展銷會,提升龍井茶品牌知名度,爭取以茶興業,以茶富農。(王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