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我們采茶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大家經常用的是掐采的方法,但是掐采葉子會對茶樹造成損傷,比較好的采摘方法是提采……”6月8日,在溢水鎮冷家坪宜品茶業智慧茶園,華中農業大學茶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倪德江帶領該校“博士服務團”傳授茶葉加工制作技術要領,講解選芽、留葉、掐莖等采摘技巧。
【華中農業大學茶學博士后張德(左4)周敬濤講解茶葉選芽、留葉技巧】
【華中農業大學茶學博士周敬濤(右4)講茶葉采摘技巧】
我縣現有茶園面積30萬畝、茶農10萬余名。為解決全縣茶園管護、茶葉加工各環節技術標準不統一、從業人員不專業等突出問題,由縣茶葉產業建設領導小組牽頭組織的全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茶葉產業能力提升培訓班暨技能大賽,在縣茶葉產業科技培訓基地舉行。邀請華中農業大學茶學博士,就茶葉采摘、茶葉加工制作、茶園管護等內容進行現場培訓。
【華中農業大學茶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倪德江就茶葉加工制作等對學員培訓】
我縣紅茶生產起步較晚,加工制作標準化、機械化水平較低,是當前茶產業發展需要突破的瓶頸之一。在基地加工車間,倪德江現場講授了紅茶加工技術的知識要點和關鍵環節,手把手帶領學員操作紅茶的揉捻、發酵和烘干等過程,完整地呈現了一款上等紅茶的加工制作工藝流程。同時,還與學員一起探討了“大葉紅茶”工藝及品質提升等關鍵生產技術。
【倪德江講解紅茶加工制作技術要領】
為使一線技術人員更加熟悉炒茶流程,倪德江還示范手工炒茶要領:“注意火候、手感、溫度、聞香等各個細節,防止炒糊、過干和不均勻。”
學員柯恒兵、朱其友都是我縣的種茶大戶,由于缺乏科學技術指導,產業規模一直難以提升。通過“博士服務團”的技術指導,他們認為基本掌握了紅茶加工制作的技能,還在綠茶殺青環節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這對今后發展茶產業更有信心了。
【倪德江接收竹山融媒中心記者采訪】
倪德江認為竹山茶葉資源豐富、茶葉品質優良。下一步要走“政府+企業+專家”聯動路子,讓竹山茶品牌價值得到提升。要加強茶園的管護、穩定茶葉質量,提高機械化水平和生產經營水平,減少人工投入,降低生產成本。要進一步加強茶產業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讓竹山茶登上更大舞臺。
(向繼華 余明明 夏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