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營商環境2021年評價結果公布
竹山“辦事不求人”品牌被推介
今日竹山網消息 3月30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湖北營商環境2021年評價成果,竹山縣獲評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的縣(市、區)。
在新聞發布會上,省發改委副主任崔永紅介紹:“竹山縣創優‘辦事不求人’品牌,從具體事項抓起,推動網上審批、實行項目幫代辦服務,本次評價表現較上年顯著改善。”
據了解,我縣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縣“一號工程”,聚焦制約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營造“辦事不求人”氛圍,打造“辦事不求人”的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全縣涉及政務服務的36個部門,梳理出“辦事不求人”事項1032項、1629小項,陸續向社會公布,全力推進政策知曉、網上審批、幫代辦服務、窗口辦事、項目落地、投訴處理6項惠民惠企舉措,努力把竹山建成審批事項最少、投資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快、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最高的營商環境標桿縣。(賀榮靖 向繼華)
3月30日,由湖北省發改委開展的
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出爐
這些城市排名靠前!
一、2021年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是: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十堰市、恩施州。
二、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優異等次縣(市、區)是:武昌區、漢陽區、江岸區、江漢區、洪山區、青山區、夷陵區、硚口區、漢南區、鐘祥市、利川市、大冶市、東西湖區、宜都市、鐵山區、蔡甸區、新洲區、孝南區、恩施市、江夏區、赤壁市、茅箭區、西陵區、襄州區、枝江市、鄖陽區、當陽市、鄖西縣、黃陂區、鶴峰縣。
三、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表現突出的國家級開發區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咸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鄂州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的縣(市、區)是:孝南區、鄖陽區、竹山縣、鄖西縣、竹溪縣、廣水市、丹江口市、鐵山區、隨縣、鐘祥市。
從本次評價結果反映的情況看,湖北省營商環境總體呈現出五大特點:
一是思想破冰勇氣越大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如恩施州大膽試、大膽闖,積極圍繞市場準入準營等重點領域開展探索,評價表現位居全省前列。孝南區破除思想觀念阻礙,在全省率先復制推廣58項省內外先進典型經驗,本次評價綜合成績較上年提升60多位。
二是改革創新力度越大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如宜昌市大力推動“拿地即開工”五證同發、不動產宗地分割登記模式等重點領域改革,入選2021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改革事項27項,居全省首位。襄陽市大力推動區域性統一評價、“免申即享”等改革,經驗做法被《中國營商環境報告》采用,并在全國推廣。
三是破除頑瘴痼疾決心越大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如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轉供電”問題,通過創新報裝方式、出資模式,推進“轉改直”,惠及終端用戶,本次評價綜合表現突出。利川市聚焦企業融資難問題,持續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整村授信”,降低企業融資門檻,本次評價成績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數字政府建設水平越高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如武漢市持續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等業務系統,推動數據互聯互通,綜合表現和政務服務成績居全省首位。鄂州市開發建立了智能政策推送平臺,實現政策與企業的精準匹配,政務服務排名全省前列。
五是體制機制創新越好的地區營商環境越優。如十堰市通過“指標長”包保評價指標,落實四大家領導和部門責任,著力為市場主體解難點、疏堵點、除痛點,本次評價再次躋身全省標桿城市行列。竹山縣創優“辦事不求人”品牌,從具體事項抓起,推動網上審批、實行項目幫代辦服務,本次評價表現較上年顯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