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縣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5家,申報備案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6家;征集學生創客作品33件;“圣水毛尖”榮獲第四屆中國國際茶博會金獎;爭取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專項行動湖北專項2個;高新技術企業“蹲苗”梯度培育計劃企業10家;落實科技創新獎勵資金800余萬元……
今年以來,竹山縣科技和經信局圍繞營商環境“一號工程”,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
“要積極在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平臺建設、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主體培育和創新課題攻關等方面加大服務力度,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竹山縣科技和經信局局長李曉黎同志在到友花產業公司點對點服務前,就已開出了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藥方子”:“凡是企業需要的,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問題解決到位?!?/p>
圍繞“減輕企業經營成本之‘重’,緩解信貸融資之‘困’,填補創新人才之‘缺’,解決政策落實之‘難’的工作要求,竹山縣結合“千名干部進千企、服務產業促發展”工作,全體干部通過沉下身子、耐住性子、找對路子、挑起擔子、邁開步子,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匯集分析,帶著感情為科技企業解決難題,逐漸上升為竹山縣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突破點,政商關系更“親”了。
人們常用審批速度直觀地衡量營商環境,而竹山縣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務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并不止于速度,更體現在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上。
高新技術企業培植一直是竹山縣創新發展的老大難,如何破解難題,讓高企發展按下快進鍵,就要針對發展過程中的堵點、難點,通過制度化的做法打通“任督二脈”。
今年以來,竹山縣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蹲苗”計劃,將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列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從組織領導、政策引領、宣傳培訓、企業孵化等方面同時發力,不斷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及質量雙提升。友花茶業、豐泉銅業、建安消防、沃斯克等公司、巨科銅業、沃斯克、瑞登科技、創富、金鴻、禾聲等公司先后進入高新技術培育的“視野”,目前已進入“蹲苗”培育階段。
坐落于通濟溝電子產業園內的恒高電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銷售微型振動、驅動馬達等產品,產品遠銷世界各地,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在全國同行中排行前列。“2018年產業轉移我們來到竹山,我們一直主張以創新為主,目前擁有發明專利有2項,適用新型專利有10項,還有很多專利都在陸續申請當中,2021年計劃實現產值6000萬元,目前,我們已經在籌備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前期準備工作,力爭今年7月份申報。”公司負責人劉弟軍介紹道。
不僅是恒高電子公司,不少外來科技企業也在竹山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支持下,找準了企業發展的定位和方向。
“今年把實驗室建設完畢,明年準備申請(行業)國家實驗室,國家實驗室在我們行業的認證是比較權威性的,不單是為我們企業的產業做認證,也同時可以覆蓋整個園區,包括整個竹山同行業?!焙本蘅沏~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原擲地有聲的說。
竹山衛浴產業園區投產僅半年時間,就已經創造了4億元產值。巨科銅業新建設的3座廠房中,其中一棟就是準備建設的行業重點實驗室。竹山50家衛浴企業投產,60家企業即將簽約入駐,靠的就是良好的營商環境。
竹山縣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各部門發揮合力,以優化營商環境“一號工程”任務清單為目標,“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清減降”為主攻方向,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這份文件,是我們兌現科技創新獎勵政策最核心的依據,同時,也是彰顯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在竹山縣科技和經信局科技創新股工作人員胡霞的辦公桌上,有一份文件格外醒目。
這就是《竹山縣工業經濟穩增長快轉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也是竹山縣兌現科技創新獎勵政策的主要“腳本”。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當年一次性獎勵企業20萬元;認定為省級省級星創天地的,一次性獎勵企業10萬元;獲得省級中小企業創新獎的,一次性獎勵企業20萬元………2020年,竹山縣泰璞電子公司、星夢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精密新動力科技公司3家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獲得縣政府獎勵資金20萬元………
縣科技和經信局局長李曉黎表示:“圍繞營商環境創新創業活力,竹山縣科技和經信局將圍繞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來推動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和質量的提高;圍繞實施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計劃加快全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圍繞實施產、學、研合作計劃進一步推動全縣企業研發能力的提升?!?/p>
(王彩穩華剛胡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