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竹山,聽竹山故事
我們為您分享一個故事
留一段記憶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退休了,我和老伴來到車城十堰定居。十堰的山好、水好、空氣好,住在這里,就像居住在天然的氧吧里,讓人心曠神怡、笑口常開。
兒女們看到我們的退休生活十分溫馨,打心眼里感到高興!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充實、更快樂,他們要我倆組團外出旅游,逛逛蘇杭二州,游游南京、上海,陶冶陶冶情操,開闊開闊眼界。
十天,整整十天時間,我倆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走遍了竹山的主要鄉鎮,故鄉一日千里、日新月異的發展,讓我們兩個古稀老人心潮起伏、萬分感慨!
看吧!那一棟棟高樓在秀美的竹山大地上拔地而起;一條條水泥大道蜿蜒通向域外;一座座水電站在母親河沿岸梯級開發;一串串五彩明珠裝點著城鎮、山寨;一首首甜美的山歌沁人心扉;一個個艷麗的景觀展開雙臂迎接嘉賓到來;綠松石之城堪稱世界的聚寶盆;圣水湖的游客來自五湖四海;竹山公園的樓臺亭閣翠竹環繞;桃花源的景色賽過張家界;九女峰上的云海??!令人神往;女媧山上的神女播撒著偉大的母愛;長壽橋連接著養生福地;楚長城揭示著遠古的塵埃;魯班峽現出一道奇特的風景線;驢頭山的愛情傳說讓人驚呆;金蓮洞記載著十八烈女舍生忘死的義舉;草莽英雄熊光文當年占山為王的呂王寨下,建成了一條新街;文風塔彰顯著上庸文風;馬二姐率村姑勇猛殺敵,展示了巾幗氣慨;湖廣總督張子洞派人千里迢迢來竹山,為師母敬獻壽匾;楊爵成帥領千軍萬馬為國戍邊名揚四海;咱竹山古往今來人杰地靈,為故鄉、為十堰、為中華添光加彩。到全國精神文明創建示范村——羅家坡,就想到了五彩繽紛、爭奇斗艷的荷花;到4A景區——太和梅花谷,就想到了姹紫嫣紅、香飄山外的臘梅花。



↑作者:熊彬(右)、朗讀者:李聯玉(左)
熊彬,竹山縣城關鎮人,中共黨員,縣文化和旅游局退休干部,中級一等編劇,湖北省戲劇家協會、曲藝家協會會員。著有《堵河潮》,其作品被收入《堵河》《十堰記憶》《中國當代改革者》和《中國西部之聲》等刊物和大型精典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