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12月30日上午,政協竹山縣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在竹山國際大酒店勝利閉幕。會議號召,縣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綠色崛起,在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建設中貢獻更大力量。
縣政協主席唐澤斌,副主席楊正典、殷世山、劉勇、王寶貴、劉燕燕,秘書長王定斌,縣領導龔舉海、陳建平、方孝春、毛昌盛、何垚辰、任杰、楊金鑾、陶猛、周乾隆、劉專、王少華、龔世華、劉偉華在主席臺就坐。
縣委、縣人大、縣政府領導,縣人武部、縣法院、縣檢察院主要負責人,副縣級領導,駐竹市政協委員,省市駐竹單位非政協委員的主要負責人,非政協委員的縣直各部辦委局負責人及規模企業法人代表列席會議。
本次會議應出席委員216名,因事因病請假5名,實到211名,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會議報告了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審議通過了《政協竹山縣第十屆委員會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政協竹山縣第十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草案)、《政協竹山縣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草案)、宣讀了政協竹山縣委員會相關表彰文件。
縣政協主席唐澤斌作了題為《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跨越發展》的講話。講話從明大勢、謀大局、行大道三個層面闡述了推動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跨越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相關舉措。
唐澤斌指出,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區,是對接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黃金走廊,是承接中西部地區旅游的重要戰略通道,是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打造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契合大政方針,迎合市場潮流,符合竹山實際,是順時應勢之舉,也是富民強縣之舉。
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我縣發展旅游經濟提供了根本遵循。縣委提出建設“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以來,我縣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快速增長。2016年以來,全縣綜合旅游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旅游業發展形勢喜人。
唐澤斌指出,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建設是一個大局、是一個整體,必須“跳出竹山看竹山”。要面向周邊,打造大眾旅游承接地。建立“大合作”、構建“大交通”、完善“大配套”;面向游客,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重點打造“一廊四地”,即堵河畫廊,縣城核心承接地、《桃花源記》原型地、柳林游客中轉地、松石珠寶淘寶地;面向城市,打造鄉韻鄉愁新高地。要塑造鄉景、留住鄉味、傳承鄉韻。
唐澤斌指出,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建設是全新的、長期的、艱巨的事業,必須以開闊的視野、清晰的思路、創新的手段去推進各項工作,形成強大工作合力。要堅守綠色底線、融入文化主線、打造服務高線。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建設,是一項宏大的事業、艱巨的工程,只要我們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全縣上下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把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建設成為人民群眾想要的模樣,讓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宜居與宜業、富民與強縣成為現實中的畫卷;讓所有人來竹山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品得了綠茶、購得了珠寶、記得住鄉愁;讓游客們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唐澤斌要求,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順應時代大勢,抓住重大機遇,發揮委員“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旅游業發展上,為我縣堵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建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共同挖掘“增長點”,點燃“爆發點”,形成促進竹山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向繼華 章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