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縣畜牧獸醫局對全縣畜禽養殖及貧困戶脫貧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一次詳細摸底排查。2016年,全縣畜禽養殖數量、質量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鄖巴黃牛產業發展迅猛、勢頭強勁。
我縣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氣候條件優越,山場資源豐富,畜禽養殖習慣已久,畜牧業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途徑之一。竹山縣畜牧獸醫局作為畜禽產業發展的主管單位,2016年在省、市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部門職能特色,強化入戶指導、優化技術服務、美化養殖環境,努力確保產業做大做強,使畜禽養殖真正成為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推動全縣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領導高度重視,產業發展“如魚得水”
發展鄖巴黃牛是科學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切入點,是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畜牧業、促進農牧良性循環的牢固基礎和重要舉措。
鄖巴黃牛作為我縣地理標志產品,是竹山特有的資源保護品種,為助推鄖巴黃牛產業發展,縣委、縣政府已將該產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縣主要領導也曾多次深入黃牛養殖基地實地開展調研,謀劃產業更好發展;結合鄖巴黃?,F有產業發展基礎,分管農業副縣長陶猛親自把關、逐字修改,研究出臺《加快發展鄖巴黃牛產業實施意見》,以一個更高起點,全面系統地規劃了鄖巴黃牛產業在未來5年的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及工作重點。重點加強地方優良品種資源保護力度,合理劃定保種繁育區和開發利用區,建立縣級鄖巴黃牛品種資源保護場,加快溢水五房溝鄖巴黃牛種公牛站建設,支持鄉鎮獸醫站建立鄖巴黃牛人工授精站,開展選育提純,提高品種質量,逐步完善建立鄖巴黃牛良種繁育體系,努力確保鄖巴黃牛產業發展“如魚得水”。
二、堅持科學規劃,產業扶貧“如火如荼”
在精準扶貧重點工作推進過程中,縣畜牧獸醫局牢固把握“精準扶貧,畜牧先行;當年養畜,當年脫貧”的總體目標,按照“大力發展黃牛產業、穩步發展生豬產業、繼續發展山羊產業、妥善發展家禽產業”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我縣現有養殖經驗、草場資源、技術隊伍等,將發展鄖巴黃牛產業作為全縣扶貧戶養殖脫貧的重要突破口。
1.強化政策宣傳。畜牧技術人員在實地指導服務的同時,加強對扶貧政策宣傳,確保各鄖巴黃牛散養戶適度擴大規模、精準扶貧戶據實發展黃牛產業脫貧。
2.突出大戶帶動。按照精準扶貧重點工作部署,嚴格落實大戶帶動在精準扶貧中的“傳、幫、帶”作用,鼓勵動員各黃牛規模養殖大戶帶動貧困戶脫貧,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共贏模式,按照集中舍飼圈養、分散飼養、三年分紅的方式,形成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為扶貧戶增收脫貧疏通渠道。在畜牧獸醫局精心指導服務下,溢水五房溝鄖巴黃牛保種場、竹坪安河口鄖巴黃牛養殖場、深河茅壩鄖巴黃牛養殖場、寶豐龍井村生態循環養殖場成為大戶帶動示范典型。
3.創新發展模式。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根據《竹山縣畜禽規模養殖區域劃分實施方案》,合理控制養殖規模,不斷創新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學習其他地方循環養殖的成功經驗,堅持實施“牛-沼-茶(菜、果、菌)等種養加高效循環發展模式,變廢為寶,實現鄖巴黃牛產業和諧、綠色、可持續發展,養殖環境山青、水綠、天藍、土凈。
同時,突出鄖巴黃牛五大重點片區全面發展模式,把全縣61個重點貧困村和388個集中安置點納入鄖巴黃牛產業發展范圍,在各重點貧困村和集中安置點附近建設1個標準化鄖巴黃牛養殖場,實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集中飼養、規范養殖。目前,各扶貧養殖場建設也如火如荼,產業扶貧一片向好。
三、加強政策投入,產業效益“如虎添翼”
1.縣政府建立鄖巴黃牛產業發展基金,每年列支700萬元納入當年財政預算,用作鄖巴黃牛保種經費。嚴格按照政策落實能繁母牛補貼,支持鄖巴黃牛養殖小區配套沼氣建設,對從事鄖巴黃牛深加工企業給予招商引資相關優惠政策。
2.積極引導金融保險企業完善鄖巴黃牛保險投保、理賠、貼息貸款,鼓勵京東商城竹山館對我縣特色農畜產品加大市場投入,增強企業自身發展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斷完善投資政策,大力引導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吸引社會資本發展鄖巴黃牛產業,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格局。
3.結合精準扶貧重點工作開展,進一步加強對鄖巴黃牛產業發展的政策投入,對貧困戶當年新增能繁母牛養殖的,每頭獎扶3000元;養殖大戶自建適度規模養牛場的,年終將納入以獎代補資金考慮范圍,有效刺激了鄖巴黃牛產業發展,產業效益“如虎添翼”。
在領導重視、部門優質服務、政策有效推動和養殖大戶積極參與下,全縣掀起鄖巴黃牛養殖新高潮,鄖巴黃牛產業已成為我縣畜牧產業的重頭戲。截至目前,全縣已新(擴)建30頭以上黃牛標準化養殖場56個,新增鄖巴黃牛養殖5239頭,鄖巴黃牛養殖總存欄量達到8.26萬頭。扶貧戶通過鄖巴黃牛養殖,每戶每年可增加經濟收入2100元。(呂露露 夏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