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的目的是提神鼓勁。讀完李鴻忠書記“春節前與全省農村干部談談心”,作為一名農村干部,我們至少有“四個更加”的收獲。
更加明確形勢。過去形勢好。我省“十一五”是“三農”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是農業農村形勢最好、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農民得實惠最多、干群關系最融洽的時期之一。全省糧食增產28億斤,年均增產5.6億斤;油菜籽、淡水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630多元,接連跨越4000元、5000元大關,年均增加520多元。宏觀形勢明。大形勢“三個時期”: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時期,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當前形勢“四個階段”:農產品供求進入緊平衡階段,農業生產進入高成本階段,農村勞動力進入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并存階段,工農城鄉關系進入統籌互動階段。當前形勢要求“四個字”、“四句話”:“四個字”是“三化同步”,即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四句話”是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在收入分配格局調整中促進農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新時期“三農”發展的新趨勢有“七個要”:人要進城、錢要下鄉、地要流轉、糧要穩定、基要夯實、事要合作、謀要統籌。“七個要”是鴻忠同志高屋建瓴的分析把握,是新時期“三農”發展的方向性探索和規律性總結。
更加明確任務。湖北“三農”工作總任務是“八個字”:努力實現“三化同步”、“兩增同步”。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四大事”,“節前談心”里把它叫四大責任:一是發展經濟的責任,二是改善民生的責任,三是穩定社會的責任,四是落實政策的責任;農村工作的全部責任用一句話表達就是為農民服務。今年任務“三個數”:就是要完成“448”的主要發展目標,即農業增加值增長4%,糧食增產4億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左右。這是硬碰硬的指標,必須實打實地完成。
更加明確方法。交任務還給方法,這也是“節前談心”的一大特色。談心稿有很多“方法論”,把握形勢的方法,認識事物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一些具體事情的方式和辦法。比方說,我們要用創新的方式方法來解決新問題,如創新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創新農村土地機制、創新環境保護和生態補償機制、創新扶貧開發模式、創新公益事業建設管理機制、創新科技與人才支持發展體制機制等等。比方說,下基層要帶著問題去。帶著信訪的問題,帶著已經發生的問題,帶著可能冒出的問題,帶著外部剛剛出現的問題,帶著近階段思考的問題,帶著事關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下基層要幫助解決問題。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遇到問題要抓住不放,遇到上訪要現場辦公。這些既是工作內容,也是工作方法。
更加明確要求。談心半是提要求。“節前談心”的四個話題就是四點大要求,也就是開篇所寫的“農村工作抓落實需要堅定信心,需要飽含深情,需要提振精神,需要撲下身子。”談心中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比方說,我們要帶著感情做農村工作,尤其要關心好農村的四大特殊群體。怎么關心又有明確要求,比如關心農村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要按照“六個老有”的目標要求,按照“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基本方針,用“統籌城鄉”的辦法去抓,用“孝敬父母”的感情去抓,重點抓生活上的照顧、身體上的醫護和精神上的安慰,努力讓他們安享晚年。說到下基層,“節前談心”要求,多往基層跑,特別要多往貧困地區跑,多往受災嚴重的地方跑,多往矛盾突出的地方跑,多往迫切需要解決問題的地方跑。說到何謂深入基層,“節前談心”提出了一個“起碼要求”:研究農村問題要進村,研究農業問題要下田,研究農民問題要入戶,研究農民工問題要上工地。我們到農村調查和考察,應當努力做到這么幾少幾多:少一些車水馬龍,多一些輕車簡從;少一些隆重接待,多一些食宿從簡;少一些充分準備,多一些隨機抽樣;少一些各級干部接見,多一些跟廣大群眾接觸。
有了這些“更加明確”,我們還等什么呢?一個字:干!兩個字:實干!鄧小平同志指出:“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解決所有問題都要實打實地干,實干的本質就是“堅定信心干,帶著感情干,振奮精神干,轉變作風干”,讓我們在湖北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揮灑激情和汗水,再創奇跡和輝煌!
稿源:荊楚網
作者: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