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首頁 > 人物
    方友國:百位老人的“好兒子”
    發布時間: 2013-09-05 00:00 來源: 編輯:admin
    字體大小:
    打印
    返回

     

      人物檔案:方友國,1955年出生,高中文化,1984年參加工作。2005年5月,方友國主動請纓,擔任麻家渡鎮中心福利院院長。8年來,他甘當百余位“五保”老人的“兒子”,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為老人們“盡孝”,獲得了上級領導、周圍群眾和院內老人的一致好評,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方友國:百位老人的“好兒子” 

      8年前,他主動請纓,從一名政府內勤工作人員轉往福利院院長位,成為近百位老人的“兒子”。
      8年來,他始終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風雨一肩,坎坷一路,用責任和愛心溫暖著老人去往天國的路。近3000個日夜,他用愛心和汗水為百余位老人“盡孝”,使他們享受到了幸福、安詳的晚年。他視院內老人為親生父母,做好各項人性化管理和服務工作,深得群眾的好評,被老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好兒子”、“大孝子”。
      他,就是麻家渡鎮中心福利院院長方友國。

      主動請纓,甘做百位老人的“兒子”

      早就聽說,方友國是麻家渡鎮一位特殊的“官” ,職務是院長,工作是保姆,身份是孝子,記者一直想去采訪。
      7月中旬,記者來到麻家渡鎮中心福利院采訪,方友國正在帶領有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在進行生產。得知來訪者是記者,今年71歲的五保老人高建國激動地告訴拉著記者的手說:“我們這個‘好兒子’可孝敬呢,要不是他,我活不到現在,你們要好好寫寫!”
      這位被五保老人親切地稱呼為“好兒子”的方友國今年已經59歲了,現在是該院的院長,主管福利院102名五保老人的日常內外勤事務的“大總管”。曾當選竹山縣第八屆、第九屆政協委員。
      在“大孝子”之前,方友國在麻家渡鎮政府從事內勤工作。2005年5月,該鎮中心福利院要進行擴建,五保老人迅速增加,急需一名得力的政府干部到福利院搞管理服務工作。福利院工作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高,管理難度大,是名副其實的“清水衙門”、“苦差事”,別人都避之不及,方友國卻主動請纓,領導欣然應允。
      福利院內有很多老人身患疾病,很多人性情孤僻,不易接近。剛開始開展工作時,很多老人并不配合工作,時常鬧情緒。方友國不急不躁,主動給老人們做工作:“從現在起,我就是你們所有人的兒子,你們有氣盡管向我撒,但是一定要注意身體,配合工作!”方友國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70歲的楊不語,是一名失聰老人,2005年12月入院時,雙腿長滿瘡疤,流膿流血,不能動彈。方友國堅持每天為他端湯送藥,擦屎擦尿,洗衣換被。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護理,老人日漸康復。
      五保老人們上了年紀,難免有個三病兩痛。方友國每個月都要組織大家到附近診所做一次體檢,以便準確地掌握老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為老人醫治。去年過世。
      2006年3月,張常英老人去世,土葬那天,方友國還親自為張常英老人抬棺材。在福利院,方友國時常會碰到這種事,但他從不嫌棄老人,把老人當父母看待。冬天他背老人曬太陽,夏日他抱老人樹下乘涼,每天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老人說說話。
      慢慢地,老人們對方友國越來越信任,越來越喜歡,越來越依賴,他真正成為的老人們的“好兒子”,福利院的工作也慢慢走上正軌,

      精心照料,視院內老人為親生父母

      福利院工作,是一項基礎的民生工作,更是一項愛心工作。方友國在工作中,始終以發自內心的愛為根本,真正視院內老人為親生父母。
      在方友國心中,福利院是一個家,只是,這是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其成員由癡、呆、傻、盲、聾、啞、孤、寡、獨等弱勢群體組成。他們的性格怪癖,生活習慣各異,將這些人組織在一起過集體生活,建立兄弟姐妹般的情,父母般的愛,談何容易!只有把老人當作自己的父母,用實際行動給老人一片真情,一片藍天,才能把工作做好。
      2008年10月的一天,晚上10左右,方友國剛剛忙完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子正準備脫衣就寢時,房門卻被咚咚地擂響了。方友國一驚,迅速打開門一看,只見寢室長站在門外,臉上滿是焦急神色。“賀榮柱不見了!問了旁人都說不知道……”方友國頓時緊張起來:賀榮柱是一位66歲的五保老人,聾啞人,沒有親戚朋友,身體素質較差,生活上基本不能自理,屬于福利院重點照顧對象,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賀榮柱,老人很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馬上聯系小組長,身體素質好的明白人來會議室開會,給鎮上的民政辦打電話匯報情況,另外,把張興祥書記也叫過來。”方友國迅速反應道。
      與會人員很快來到會議室,鎮民政辦的干部得知情況后也在趕來的路上。方友國簡略說明了一下當前的情況,經過簡短的討論,提出了3條解決辦法,一是由身體素質好的院民組成8個尋人小組,搜尋賀榮柱老人的下落;二是由牌樓村書記張興祥組織部分村民進山尋找;三是迅速和鎮政府聯系,出動民兵應急小分隊加入尋人隊伍。三管齊下,方友國牽起村書記張興祥家的狼狗,第一個進了山。
      牌樓村四面環山,出入集鎮只有一條村級路,山高林密,野物橫行,十幾支尋人隊伍散入山林無異于大海撈針。第一天,方友國等人在山野叢林中尋找了一夜,一無所獲;第二天,依然一無所獲;第三天……第四天……尋人隊伍中已經有人吃不消了。方友國也眼窩深陷,眼中布滿血絲,卻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思維和判斷。他迅速叫停了狀態不好的隊伍,而他自己,卻和鎮民政辦的干部一道,向著更為茂密的叢林深處走去。
      第10天下午5點,方友國和鎮民政辦的干部一直走到了牌樓村和黃栗鄉的交界處,眼見面前一片竹林,幾人又餓又累,正準備打道回府。方友國卻指著面前一座不矮的小山道:“上去看看,沒有就回”。幾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爬到山上,衣服褲子糊滿了泥漿。就在這時,忽聽一人高聲喊道:“有情況。”方友國精神一振,一眼瞅去,果然看見幾十米外樹杈間的一截衣角。幾人飛奔而去,在一片刺樹架中發現了失蹤已有十天的賀榮柱老人。老人嘴角干裂,面如死灰,已然奄奄一息。方友國當機力斷,先派一人回去報信,通知醫院,準備打點滴,通知廚房準備好稀米湯。再安排一人當前開路,他則蹲下身子,背起了骨瘦如柴的老人。
        從黃栗交界處到福利院足有9里多路,而且盡是山林樹叢。當方友國背著老人回到院門口時,時鐘指向了晚上8點,他的身體晃了晃,險些虛脫了過去。但是,他知道現在還不到躺下休息的時候,賀榮柱老人已經陷入半昏迷狀態,雙頰顯現不正常的酡紅,這都是生命極為危險的征兆。點滴迅速吊了起來,方友國守在老人床前,寸步不離。連續十天的高強度行動,時刻崩緊的神經使他再也堅持不住,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方友國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睜開眼,發現床上的賀榮柱老人已經醒了。老人雖然又啞又聾,但渾濁的雙目中卻止不住流下了淚水,他使出全身力氣握住了方友國的手,久久無言……
      事后,有人回顧當天的事情時,感慨道:“即使是親生兒子,也只能做到這份兒上了!”

      精神贍養,誓讓所有“父母”內心安詳

      福利院內的老人大多無兒無女,長期孤寡,讓他們大多性情孤僻,如何讓老人們告別孤獨,從內心深處獲得安詳,方友國特別注重“精神贍養”
      工作中一有空閑,方友國就和老人們傾心交談,做思想工作,鼓勵大家多溝通、共同娛樂,并開展好院民、好宿舍評比活動。如今,福利院的五保老人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相互照顧,真正成了一家人。方友國和老人們同吃一桌飯菜、同住一樣的寢室、同樣參加勞動。他要求食堂在生活上注重營養,堅持葷素搭配,還專門設有病號餐、生日餐,節假日還要換著花樣做饅頭、包子。老人們兩天能吃上一次肉,每頓保證四菜一湯。
      方友國心里時刻裝著老人,他的絲絲情、點點愛,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老人們的心田。每天早晨起床后,他就到老人們的寢室里去,一個一個督促他們洗臉、刷牙。每頓吃飯,方友國都細心觀察老人們用餐情況,如果發現哪位比平時吃的少,他馬上警覺到為啥吃的少,是否是犯了病,還是心里有啥事?每天晚上老人們休息后,他都要照例逐一查房,摸摸門窗是否關好,看看火爐是否熄滅,電器是否關閉,聽聽老人們的咳嗽聲和鼾聲。現在,誰該過生日了,誰該洗澡修指甲了,誰喜歡吃什么,誰有什么愛好,方友國心中都一清二楚。
      有好心人勸說方友國:“福利院的工作又臟又苦又累,你這大歲數了,該享清福了。”方友國說:“我已經習慣和適應這份兒工作了,我不忍心離開老人們。一名黨員更應該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也是一位政協委員更應該做好的事情。”
      由于方友國的無私奉獻和默默無聞的工作,周圍的群眾從以前的鄙視和冷嘲熱諷中逐漸稱他為尊老、敬老、愛老的楷模,夸他是福利院里五保老人的“好兒子”,是一位真正的“大孝子”。(文/圖:朱本雙 張成 周游) 

      大家眼中的他:

      肖海(麻家渡鎮黨委書記):長期以來,方友國同志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為近百名老人提供了溫暖了呵護,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人格和高尚品德。
      張興祥(麻家渡鎮牌樓村黨支部書記):多年的并肩作戰中,方友國同志高尚的品德情操,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老人們無私的愛,讓我深深敬佩!
      高建國(麻家渡中心福利院五保老人):方友國這個‘好兒子’可孝敬呢,要不是他,我活不到現在!

      

      采訪札記:


    愛心,為“夕陽”鋪滿天


      人們常說:家是溫馨的港灣,寧靜而愜意。麻家渡鎮中心福利院院長方友國正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愛心,為福利院里的孤寡老人造就了一個溫馨之家。
      幾年來,他把全部身心用于關心、呵護福利院孤寡老人的疾病,健康和生活起居上。使每位老人都享有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他以嚴謹的工作作風,樸實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心和真情,彰顯了責任和良心,帶給人們光明和希望;他視孤老為父母,把愛心播撒在每個老人心田,他這種大愛無言的奉獻精神,贏得了福利院老人的稱贊,贏得了領導的肯定,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人間大孝,方友國,身為福利院的院長更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這種孝道。
      他愛老人,愛得深;敬老人,敬得真;助老人,助得勤。他不僅記住了每位老人的生日,還熟悉了全院所有老人的基本情況,每個人的飲食偏好,休閑愛好,事無巨細,他都熟記于心。老人們從內心深處,把他當成了“兒子”。
      “替兒女盡孝,為政府分憂”,是對方友國的真實寫照,方友國真正把福利院當成了自己的家,幾年來,方友國從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春節和院民一起過,帶領院民貼對聯、放煙花,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用真情和愛心為老人撐起了一片天空。
      一路艱辛一路歌。老人們幸福了,方友國也笑了,他常說:“只要老人們過得好,再苦再累,我也無怨無悔!他們快樂著,我也更快樂!”而今,方友國用自己的愛和行動詮釋著這種崇高而又寬廣的愛,這種愛如和煦的春風、暖暖的火苗、沁人的花香,融入福利院這個大家庭中,讓家充滿溫馨、充滿吉祥、充滿幸福。 (張成)

    方友國近照。

    看到行動不便的五保老人,方友國總會上前攙扶。

    閑暇時間,方友國會帶領尚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進行生產,努力實現自力更生。

    老人們的飲食起居情況,方友國一直時刻關心著。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云超市
      竹山特產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二页_国产无码不卡视频_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交换_每日更新观看AV资源网

  •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