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幸虧我多了一個心眼,只被騙了100元。”11月25日,記者的一熟人談起被騙的經過時說道。
夏女士在縣內某單位上班,因為工作比較輕閑,加之工資不高,總想著多賺點錢改善家里的條件,沒事時喜歡上網。一天,夏女士在一網站的論壇上看到一則招聘兼職打字員的信息,說是招聘網絡兼職人員,每天工資可達百元,工作2—3小時,家里、網吧均可工作,工資每日結算……打開招聘網頁,可以看到需要打字的資料,還有一些“員工”的工號、身份證號碼發布在網站的醒目位置,最迷惑人的是公示欄里滾動顯示尚未領取薪金的兼職人員名單——看了這些信息后,夏女士以為是個正規的招聘啟事,于是按要求將簡歷發了過去。
3天后,自稱招聘單位的“人事部”打電話說夏女士已經被錄用,要她報上自己的銀行卡號,以便結算工資時用,并給了她一個客服轉賬電話。此時,夏女士還是擔心受騙,她多了一個心眼,她把一張里面只有一百多元的銀行卡的卡號報了過去,想到就是受騙也只有100多元,按電話提示,她輸入了個人賬戶和密碼——結果,對方給她開通了電話轉賬,夏女士卡里的錢反被騙子取走100元。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網絡上大部分招聘兼職打字的信息都是騙局,對此,網絡信息安全人士提醒: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賬戶、密碼。比如,在登錄一些個人網站時,如遇到要求輸入銀行賬戶和密碼時,可先嘗試亂輸一個數字,如能通過,那就說明有問題。(王斌)
夏女士在縣內某單位上班,因為工作比較輕閑,加之工資不高,總想著多賺點錢改善家里的條件,沒事時喜歡上網。一天,夏女士在一網站的論壇上看到一則招聘兼職打字員的信息,說是招聘網絡兼職人員,每天工資可達百元,工作2—3小時,家里、網吧均可工作,工資每日結算……打開招聘網頁,可以看到需要打字的資料,還有一些“員工”的工號、身份證號碼發布在網站的醒目位置,最迷惑人的是公示欄里滾動顯示尚未領取薪金的兼職人員名單——看了這些信息后,夏女士以為是個正規的招聘啟事,于是按要求將簡歷發了過去。
3天后,自稱招聘單位的“人事部”打電話說夏女士已經被錄用,要她報上自己的銀行卡號,以便結算工資時用,并給了她一個客服轉賬電話。此時,夏女士還是擔心受騙,她多了一個心眼,她把一張里面只有一百多元的銀行卡的卡號報了過去,想到就是受騙也只有100多元,按電話提示,她輸入了個人賬戶和密碼——結果,對方給她開通了電話轉賬,夏女士卡里的錢反被騙子取走100元。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網絡上大部分招聘兼職打字的信息都是騙局,對此,網絡信息安全人士提醒: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賬戶、密碼。比如,在登錄一些個人網站時,如遇到要求輸入銀行賬戶和密碼時,可先嘗試亂輸一個數字,如能通過,那就說明有問題。(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