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4月底,布袋營特大滑坡體治理進入倒計時,3000多米排水溝、54根抗滑樁澆鑄相繼完工,1.6萬平方米砼格構護坡開始現澆。預計到6月底,該項工程竣工后,堵河“腸梗阻”將徹底消除,上游8萬多人也將免遭河水倒灌之災。
我縣位于青峰斷裂帶上,是全省唯一的地震裂度7度設防區,地質滑坡達664處,受災群眾45270人,直接經濟損失2.9億元。
為讓滑坡區群眾安居樂業,近年來,共投入1.5億元,完善防預機制、推進工程治理、實施搬遷避險,筑安全屏障。國土部門在17個鄉鎮建設自動雨量觀測站,為監測人員配齊通訊工具,發放地災防治宣傳圖(冊)10萬份,對5萬地災群眾開展地質災害知識培訓、緊急避險演練,成功預報重大地災險情15次。集中建起城關鎮二道坊等20多個地災移民新村,安置受災群眾1.2萬人。完成得勝鎮小學等10余處重大滑坡體治理,修復13個采礦區生態,為全縣4萬多名身居滑坡區群眾建成一道牢靠的“防滑鏈”。
“住上新樓房,老屋基變成了茶園,一年種茶能掙5000多元。”寶豐鎮喻家塔村馮良武,4年前和隆家坡大滑坡上的15戶村民,搬到九里崗建起了新村莊,將廢棄老屋改造成茶園,過上了舒心的日子。(石濡華)
我縣位于青峰斷裂帶上,是全省唯一的地震裂度7度設防區,地質滑坡達664處,受災群眾45270人,直接經濟損失2.9億元。
為讓滑坡區群眾安居樂業,近年來,共投入1.5億元,完善防預機制、推進工程治理、實施搬遷避險,筑安全屏障。國土部門在17個鄉鎮建設自動雨量觀測站,為監測人員配齊通訊工具,發放地災防治宣傳圖(冊)10萬份,對5萬地災群眾開展地質災害知識培訓、緊急避險演練,成功預報重大地災險情15次。集中建起城關鎮二道坊等20多個地災移民新村,安置受災群眾1.2萬人。完成得勝鎮小學等10余處重大滑坡體治理,修復13個采礦區生態,為全縣4萬多名身居滑坡區群眾建成一道牢靠的“防滑鏈”。
“住上新樓房,老屋基變成了茶園,一年種茶能掙5000多元。”寶豐鎮喻家塔村馮良武,4年前和隆家坡大滑坡上的15戶村民,搬到九里崗建起了新村莊,將廢棄老屋改造成茶園,過上了舒心的日子。(石濡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