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4月8日,記者來到溢水鎮下腰店村移民集中安置點,老遠就聽到移民戶萬世全家里歌聲飛揚。走進家門一看,只見五六個人圍坐一塊,正在聚精會神地觀看中央臺播放的《同一首歌》節目。
“你們來采訪的吧,快來坐?!比f世全看見我們幾個手拿相機如是說。萬世全是從田家壩鎮搬過來的。記者掃視房間,屋子里收拾得很干凈。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都放在客廳里?!澳氵@在露富啊。”記者指指這些家用電器打趣地笑著說。萬世全急忙搖搖手:“哪敢,哪敢。樓上已經裝修了,還沒有來得及搬?!庇浾呗牭饺f世全這么一說,便上二樓看看??春蠛茏層浾叱泽@:地面全部鋪上了瓷磚,墻面是用乳膠漆做的,吊頂與彩燈都很漂亮?!斑@都是移民政策好。”萬世全說。
不一會兒,溢水鎮副書記陶軍也趕來了。他是這個村的移民工作“執行官”。他介紹,下腰店村共接收田家壩鎮移民66戶271人,房屋全部建起,所有移民都搬進了新住房。土地也全部劃分到位,有28畝地去年移民一搬來就栽上了油菜,有7畝地種上了洋芋。目前,空白旱地都已種上了苞谷,水田已經育好了秧苗。陶軍還講,在移民建房規劃中,還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廁所、豬圈、沼氣池也相應配套。
陶軍把我們引進萬世全廚房,參觀沼氣灶。萬世全急忙擰開沼氣閘閥,“啪”的一聲藍色火苗從沼氣灶里冒出。記者順手擰了檸水龍頭,嘩嘩的自來水立即流出。再往里看,有一間平房,搭有柴火灶。此時,記者才發現,萬世全家里有兩個廚房,四套灶具。液化汽和沼氣灶放在一個廚房里,煤球和柴火灶放在一個廚房里?!皝砹丝腿?,不用擔心沒有地方做飯了 ?!薄耙膊恢睍I肚子?!薄盎A設施先行,水、電、路配套,對移民戶來說,受益匪淺?!贝蠹译S意聊著。
之后,我們來到移民戶呂大樹家里。萬世全見我們走了,就扛著鋤頭干農活去了。呂大樹原來住在田家壩鎮太陽坡村,搬遷到下腰店村已有半年了。住房也是兩層,大約有190平方米。“在這里很習慣,移民干部和村干部對我們很關心?!眴柤吧盍晳T問題,呂大樹回答。
談到生產情況,呂大樹說,他有1.9畝旱地,1.1畝水田。此外,他還承包了他哥哥呂大槐的2.2畝旱地和1.2畝水田。他講,縣里配送的肥料和種子全部到位,秧苗已下田。旱地除種苞谷外,還準備種一些經濟作物。呂大槐的土地為何呂大樹承包著種呢?原來,呂大槐家里有6口人,四個孩子。呂威、呂慧在江蘇省打工,每年收入20000多元,妹妹呂玉琴和弟弟呂超群也在江蘇,一個讀高二,一個讀小學五年級。呂大槐自己是瓦工高手,今年在深河鄉茅壩村為移民建房,每天毛收入近200元。所以將土地讓給哥哥呂大樹。這真是有手藝的在外掙錢,無手藝的在家種地,兩者兼顧,兩不誤。
移民干部講,為了讓所有移民安居樂業,搞好春播生產,鎮村和移民工作隊積極開展了農業技術培訓,讓移民熟悉并掌握旱秧、營養球、地膜水稻等耕種方法,以適應不同的生產環境和耕種差異。同時還組織了31名職業能手外出務工。據了解,移民趙世九在上海搞建筑,年收入可達到十幾萬元,萬世國在田家壩鎮承包移民房屋,年收入也在5萬元以上。
半天的采訪中,記者走完了整個下腰店村移民院落,看到了每戶移民生活狀況,感受到他們正在蓬勃發展的氣息。我想,移民能夠安居樂業,用移民戶呂大槐的話說:“沒有各級領導的關心,沒有這么好的政策,我咋能行走一聲唱哦?!?(袁平凡 賀茂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