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溫家寶總理(前排左一)在丹江口大壩上聽取漢江水情匯報。
6月4日,溫家寶總理(前排右三)在丹江口大壩建設工地對工程建設作重要指示。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吳社全 陶德斌 報道: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帶著對十堰人民的深情厚愛,深入十堰市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溫家寶強調,中線工程關系著調水成敗,工程建設對經濟、社會、生態環境都將產生重大影響,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確定的方針和原則,以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切實抓好工程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確保調水目標如期實現,確保一庫清水北送,確保工程發揮出最大效益。
隨同溫家寶考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水利部部長陳雷,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謝伏瞻,國務院三峽辦主任聶衛國,國務院副秘書長、總理辦公室主任丘小雄,國務院副秘書長項兆倫、丁學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田學斌。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鴻忠,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李春明,副省長趙斌,市委書記陳天會,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糜克洪,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書記郭新明,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賀盛有,省直、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丹江口市主要領導陪同考察。
六月的十堰山巒疊翠,漢江兩岸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溫家寶一行興致勃勃地登上丹江口大壩,察看了加高工程建設和水庫蓄水情況,聽取了漢江集團、中線水源公司、省南水北調辦和十堰市有關工程建設、生態保護、移民安置、水污染治理等情況匯報。
溫家寶實地察看了大壩上游和下游的水位,了解目前的入庫流量和出庫流量,仔細詢問水庫水質。得知丹江口水庫水質多數指標為一類,只有一項指標為二類時,溫家寶欣慰地笑了。他說,搞好工程調水,治污是關鍵,能否解決好水污染防治問題,關系南水北調工程的成敗。一定要遵循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全力做好治污工作。漢江流域已發生過水華污染現象,使水質受到了嚴重影響,我們要高度重視,加強協作,防患于未然。丹江口水庫雖然水質優良,但仍然要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庫區周邊及沿線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水土保護,減少污染排放,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發展無公害農業和綠色農業,改善環境質量,保證調水工程的水質。
溫家寶對移民安置格外牽掛。“去年全市圓滿順利外遷移民近8萬人,今年將內安后靠移民10萬人,目前內安移民房屋已全部開工建設,年底基本搬遷到位。”聽了市委書記陳天會的簡要匯報,溫家寶對十堰市整個移民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稱贊對移民“優先、優厚、優越”的做法很好。他指出,中線調水,關鍵在移民,移民為國家建設大局作出了奉獻和犧牲,一定要高度重視庫區移民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加大扶持力度,重點解決好移民的就業問題。要從長遠關心移民的長期利益出發,切實把移民安置好、穩定住,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實現安居樂業。
保護好水環境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目標。溫家寶強調,南水北調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考慮北方地區缺水狀況和用水的需要,也要考慮調水量對漢江生態的影響和漢江水環境容量,保護生態平衡。因此,必須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調水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工程規劃,還要有好的節水規劃、經濟結構調整規劃、生態保護規劃等;既要使北方干旱地區受益,也要保證水源地區生態不受大的影響,實現調水區和受水區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要把調水沿線的植被綠化搞好,把工程建設成為清水廊道、綠色廊道,使這個工程真正成為造福北方干旱地區人民,也造福沿線地區人民的生態建設工程,確保水源區永遠是一庫清水。
今年的特大旱情給水利工程帶來了哪些影響?應該引起我們哪些思考?在聽取了旱情匯報并對當前抗旱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溫家寶強調,建設水利工程,利用水資源為人類服務,必須按自然規律辦事。人類改造自然,首先要認識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但絕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調水工程有利有弊,因此在工程建設中必須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根據客觀變化的情況不斷完善規劃,采取更有針對性和更有效的措施,趨利避害,尊重自然規律,實現人水和諧。
溫家寶還親切看望了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建設者,對他們為國家重點工程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