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書記,快叫人來,姜田里的水都積滿了!”暴雨傾盆中,團風縣杜皮鄉洪家崗村會計余桂兵在微信群里發了一條消息。
6月,小黃姜正在出苗,最怕泡水,根爛了就不長了。已經下午5點多了,如果不能趕在天黑前把水排干,災情將更不可控。村支書梅露露趕快叫上村干部童金明等人,再招呼上幾位村民,拿起鋤頭就跑。和余桂兵匯合后,梅露露把隊伍分為兩組,直撲姜田。
雨水打得眼睛生疼,再加上水漫過田壟和田埂,什么都看不清。梅露露帶著大家,一腳深一腳淺,冒雨干到7點多,直到天擦黑,才把上百畝姜田的排水溝疏通好。
村民們正在除草。
今年33歲的梅露露是從麻城嫁過來的媳婦。她勤快肯干、待人和善,很快被吸收進村委會,后來又擔任村支書。
洪家崗村曾是團風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村集體收入長期維持在10萬元以下的低水平,以前也曾種過油茶、茶葉,但都虎頭蛇尾,無疾而終。
像這樣的村,團風還有一批。究其原因,團風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汪振分析,最主要還是村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擔當擔責不夠,極少數還存在以權謀私,侵占群眾利益的情況,在村民面前說話不硬氣,沒法切實帶起頭來。
“村兩委是群眾感受干部作風的第一線。”汪振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團風把抓干部作風作為學習教育的著重點,組織紀檢監察、公安、信訪、農業等9個部門,對978名村(社區)干部進行“過篩體檢”,發現組織體系、產業發展、基層治理、信訪維穩等六個方面673條問題,建立臺賬,進行銷號管理。
讓“躺平、假忙、占便宜”的村干部靠邊站,讓作風硬、肯干事的村干部頂上去。截至今年6月底,團風已在換屆前提前調整村支書54名,其中混日子、亂決策、占群眾便宜的有18名,同時推動369名后備干部跟崗鍛煉、參與村級事務。
村干部帶領村民們一起為姜田搭建遮陽棚。
梅露露是“過篩”后留下來的村支書,有了組織的支持和群眾的信任,她干得更帶勁了。
要摘掉“軟弱渙散”村的帽子,一定要找到適合村里發展的產業。經過慎重的考察學習,她決定與英山榮東專業合作社共同種植小黃姜。
村里窮,拿不出啟動資金,她就發動另外5位村干部帶頭,每人出資6萬元,再說服合作伙伴對等出資36萬元,流轉120畝荒地,簽訂合作協議。去年她們曾進行試種,雖然遭遇干旱天氣,仍然收獲30多萬斤,給村民發了20多萬元的勞務工資,村集體收入也突破20萬元。
梅露露代表村集體與合作方簽訂小黃姜收購協議。
產業要發展,光埋頭種地還不夠,還要懂市場、會加工、熟法規。團風針對村干部推出“培訓提能、學歷提升、人才儲備、導師幫帶”四大計劃,開展各種培訓學習和橫向交流,還聯系高校,實行“財政補一些、學校減一些、學員出一些”的模式,已有202人新取得大專以上學歷。梅露露也積極報名,拿到了長江大學法學專業的在職本科學歷。
今年,洪家崗村的小黃姜擴種到130多畝,榮東合作社的老板胡安東也看中了村里這個踏實肯干的領導班子,商量著秋天加種100畝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