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晚報記者 唐曉瑋)84歲的羅大爺近來總是感覺右上腹疼痛難忍,且右側肩背部放射性疼痛。經過詳細檢查,被診斷為膽囊炎合并膽結石、冠心病。吃了一段時間藥物后治療效果不明顯,最后經過微創手術治療才痊愈。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涂華提醒,肝膽相關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相對較高,一定要重視,以免病情持續惡化。
肝膽類疾病是哪些原因引起呢?高齡老人要怎么預防呢?涂華給出了解答。
老年群體為啥易得肝膽疾病?
涂華說,老年群體得肝膽相關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生理功能衰退。老年人的肝臟細胞再生能力下降,解毒功能、合成蛋白質等功能減弱,膽囊收縮功能也會減退,膽汁排泄不暢,容易形成膽結石和膽囊炎。
其次是慢性疾病影響。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會影響肝臟和膽囊的血液供應和代謝,增加肝膽疾病的風險。
此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有影響。部分老年人可能有長期飲酒、吸煙等不良習慣,對肝臟造成損害。飲食不規律、高脂肪飲食等容易誘發肝膽疾病。老年人往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一些藥物可能對肝臟和膽囊產生副作用。
肝膽發病都有哪些癥狀?
肝膽疾病的癥狀表現多樣,常見的有肝臟疾病和膽囊疾病。
肝臟疾病可能出現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黃疸(皮膚和鞏膜發黃)等。嚴重的肝病還可能導致肝區疼痛、腹水等。
膽囊疾病主要癥狀為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部分患者伴有惡心、嘔吐等。膽囊炎發作時疼痛較為劇烈,膽結石可能引起膽絞痛。如果出現梗阻,還可能導致黃疸。
膽道和胰管共同開口于十二指腸,所以,膽道疾病往往會影響到胰腺的炎癥,胰腺的炎癥反過來也會影響到膽道。膽囊結石手術其實并不復雜,許多有膽囊結石的病人本來平時身體狀況尚可,但因為一直拖延,在就診時已處于急性炎癥期,會出現高燒、腹痛甚至膿毒血癥,不能立馬做手術。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合理健康的飲食、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預防肝膽疾病。
保持飲食均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進餐要有規律,避免暴飲暴食。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于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肝臟和膽囊的負擔。
盡量避免吸煙和過度飲酒,減少對肝臟的損害,如長期飲酒、脂肪肝、吸血蟲等都是誘因。而胰腺炎最常見的發病機制是膽源性的,即由膽囊結石引起;也有許多由于高脂血癥、酗酒、自身免疫力問題引起的胰腺炎。老年人要避免飲酒,控制飲食,注意血脂血壓。在服用藥物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避免自行用藥和濫用藥物,減少藥物對肝膽的副作用。
涂華提醒,肝膽類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預防,老年人應定期進行體檢,定期做肝功能、肝膽超聲等檢查,尤其是農村的老年群體,更要加強預防,身體有病不要扛,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很多小問題早發現后,可以早診斷早治療,甚至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而解決,切莫將膽囊結石拖成急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甚至胰腺炎。如果膽囊結石出現疼痛、膽囊萎縮等癥狀,應該進行手術;沒有出現疼痛的患者原則上要每年檢查。高齡患者手術風險相對較高,但只要認真做好術前評估,嚴把手術關,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患者能得到及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