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記者 吳忠斌 特約記者 馬婷婷 報道: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如今結直腸手術治療目標已從最初的單純追求手術徹底性轉向根治和改善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兩大目標,既切除了腫瘤達到了根治目的,又解除了開腹手術的痛苦,給患者術后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56歲的王先生平時體格健壯,近日因腹痛3天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2病區就診。經腹部CT檢查后發現回盲部有軟組織腫塊,便住院作進一步檢查治療。
入院后,胃腸外科2病區副主任醫師莫波給王先生安排了腸鏡檢查,發現其回盲部有一巨大新生物,堵塞腸腔,經病理檢查發現其為管狀腺癌。隨后,莫波為王先生安排了一系列全身檢查,胸腹部增強CT、肝腎功、心臟彩超等,好在沒有發現其他問題。不過王先生身體健壯,體重指數(BMI)超標,達到了32,屬于肥胖類型。
莫波說,管狀腺癌是結直腸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70%是由腸道息肉演變而來,手術是根治結腸癌的最好手段。
根據王先生的情況,莫波與其醫療團隊一起為王先生準備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手術對王先生身體造成的影響,減少腹部傷口感染及切口并發癥的發生,莫波為王先生實施了目前最先進的全腹腔鏡下右半結腸切除術。
莫波說,該手術是在腹腔鏡下完成右半結腸切除和淋巴結清掃,切除的右半結腸標本組織裝入標本袋內,然后在腹腔鏡下完成回腸和橫結腸的吻合,完全在腹腔鏡下完成消化道重建。然后在下腹部做一個3厘米的小切口,取出切除的右半結腸標本組織。手術做的非常成功,手術中幾乎沒有出血。術后王先生只感覺下腹部傷口輕微疼痛。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還拿著手機刷起了抖音。術后7天王先生就順利出院了。
莫波介紹,對于肥胖患者,如果做傳統的開放消化道重建,需要在上腹部做一個6厘米的切口,切口很容易發生脂肪液化、感染、愈合不良等問題。如果行全腹腔鏡下結腸切除吻合的話,就很好地避免了這一問題。而手術切除的結腸標本組織只需要在下腹部隱蔽部位做一個很小的切口取出來就行了。術后病人恢復快,腹壁切口小,疼痛輕微,早期即可下床活動,幾乎很少出現并發癥等問題。
“目前,此項技術已成為十堰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2病區常規開展的高新技術。”莫波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微創化已成為當今手術發展的主流趨勢。完全腹腔鏡下右半結腸根治術的成功開展,不僅為患者帶來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也進一步提升了十堰人醫胃腸外科領域的區域影響力。未來,胃腸外科將繼續深化多學科合作,不斷探索和實踐更加先進的手術技術,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莫波簡介:
十堰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2病區(小兒外科/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外科學碩士,湖北省結直腸肛門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胃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胃癌、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NOSES聯盟理事。參與省級科研課題1項,市級科研課題2項,實用專利2項,率先在院內開展推廣多項新業務新技術。從事普外科工作20余年,對胃腸外科、小兒外科、肛腸外科等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痔、瘺、裂、直腸脫垂、結直腸腫瘤等疾病造詣深厚,能熟練開展PPH手術、腹腔鏡下胃結直腸癌根治手術。
坐診時間:周一全天(8:00-12:00;14:30-17:30)
坐診地點:十堰市人民醫院門診二樓 胃腸外科2病區/小兒外科/肛腸外科門診。
聯系電話:0719-8637336、8637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