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詠梅
悠悠堵河水,蜿蜒八百余里,她是鄂西北地區的重要河流,蘊含著豐富而又古老的文化底蘊,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就有這樣的記載:“堵水旁邊另有一條溪,溪岸兩邊的泥土顏色鮮黃,據說可吃。有人說飲了這條溪里的水,能使人無病而且長壽……”又說“附近又有白馬山,山上有塊巖石,形狀像馬,遠遠望去非常逼真。”水旁有個白馬寨,孟達任太守時,曾登臨寨上慨嘆道:“劉封、申耽占據金城千里,卻一個一個地丟失。”于是,作《上堵吟》,音韻哀婉凄切,聽了使人悲愴?,F在水旁還有人歌唱。白馬山在堵水的什么地方?孟達何許人也?據《元和郡縣志》說,白馬山在竹山縣西南三十五里,今無考?!逗V鄖陽府志》:白馬山在縣西一百里。沈珍,東吳人,有《白馬金城》詩一首,詩曰:
山名白馬古金城,
勢壓泰関砥柱擎
郤敵謾誇諸葛陣
堅持不緄亞夫營
女墻曉出清霜凜
石壘秋高紫電橫
從此王師平定后
四時無警樂農耕
這“白馬金城”似乎吟誦的就是白馬山了,她是竹山縣的古八景之一。那孟達乃三國時期一名將。孟達者,涼州人也,其父為涼州刺史。孟少時入川,跟隨劉璋。劉備進川時,劉璋派孟達和法正各率兩千人馬迎接劉備。先是,劉備命孟達鎮守江陵,后又命孟達任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劉備令孟達發兵北上,攻占房陵,擒殺房陵太守蒯祺。公元二二一年,劉備稱帝,是為蜀漢。關羽敗退樊城,劉備欲加罪于孟達,孟遂率兵叛蜀,投降曹魏。時曹操病歿,曹丕稱帝,孟達來降,即封孟為平陽亭侯、建武將軍。不幾日,又命夏侯尚、徐晃、孟達進攻劉封,奪取房陵、上庸、西城。夏侯尚發兵三萬,向房陵進軍,房陵太守向郎棄城而逃,又旋即進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儀投降。曹丕將房陵、上庸、西城合并為新城郡,命孟達為太守,于是有孟達登白馬寨,賦《上堵吟》之說。
雖然竹山縣西南之白馬山無以考證,或許孟達的《上堵吟》仍在堵水上和船工間吟唱,但堵水上的白馬山永遠寄托著人們的思念。無獨有偶,在十堰西郊黃龍古鎮之西南的堵水之旁確實聳立著一座巍巍高山——白馬山。從黃龍古鎮向南遠眺,群峰矗立,云霧繚繞,如滄海浪涌,因其山勢形似駿馬凌空而得名。山之西側,悠悠堵水由南至北流經其下, 青山綠水,碧波蕩漾,山水相連。時有輕舟白帆,纖夫吟唱,不知是否就是孟達的《上堵吟》?據《鄖縣志》記載說,白馬山高數千丈,西臨堵水,北望黃龍,自鎮南眺,真如天馬行空、丹鳳下降。又說,山頂有龍泉三眼,山中部平坦寬闊,明代時,在這里建“金鞍”道觀一座,名曰“白馬寺”。清咸豐四年,又重修“金鞍”,供奉五尊神像,人們又稱“五仙廟”, 是游人覽勝的理想之地。
悠悠堵河水,蜿蜒八百余里,她是鄂西北地區的重要河流,蘊含著豐富而又古老的文化底蘊,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就有這樣的記載:“堵水旁邊另有一條溪,溪岸兩邊的泥土顏色鮮黃,據說可吃。有人說飲了這條溪里的水,能使人無病而且長壽……”又說“附近又有白馬山,山上有塊巖石,形狀像馬,遠遠望去非常逼真。”水旁有個白馬寨,孟達任太守時,曾登臨寨上慨嘆道:“劉封、申耽占據金城千里,卻一個一個地丟失。”于是,作《上堵吟》,音韻哀婉凄切,聽了使人悲愴?,F在水旁還有人歌唱。白馬山在堵水的什么地方?孟達何許人也?據《元和郡縣志》說,白馬山在竹山縣西南三十五里,今無考?!逗V鄖陽府志》:白馬山在縣西一百里。沈珍,東吳人,有《白馬金城》詩一首,詩曰:
山名白馬古金城,
勢壓泰関砥柱擎
郤敵謾誇諸葛陣
堅持不緄亞夫營
女墻曉出清霜凜
石壘秋高紫電橫
從此王師平定后
四時無警樂農耕
這“白馬金城”似乎吟誦的就是白馬山了,她是竹山縣的古八景之一。那孟達乃三國時期一名將。孟達者,涼州人也,其父為涼州刺史。孟少時入川,跟隨劉璋。劉備進川時,劉璋派孟達和法正各率兩千人馬迎接劉備。先是,劉備命孟達鎮守江陵,后又命孟達任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劉備令孟達發兵北上,攻占房陵,擒殺房陵太守蒯祺。公元二二一年,劉備稱帝,是為蜀漢。關羽敗退樊城,劉備欲加罪于孟達,孟遂率兵叛蜀,投降曹魏。時曹操病歿,曹丕稱帝,孟達來降,即封孟為平陽亭侯、建武將軍。不幾日,又命夏侯尚、徐晃、孟達進攻劉封,奪取房陵、上庸、西城。夏侯尚發兵三萬,向房陵進軍,房陵太守向郎棄城而逃,又旋即進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西城太守申儀投降。曹丕將房陵、上庸、西城合并為新城郡,命孟達為太守,于是有孟達登白馬寨,賦《上堵吟》之說。
雖然竹山縣西南之白馬山無以考證,或許孟達的《上堵吟》仍在堵水上和船工間吟唱,但堵水上的白馬山永遠寄托著人們的思念。無獨有偶,在十堰西郊黃龍古鎮之西南的堵水之旁確實聳立著一座巍巍高山——白馬山。從黃龍古鎮向南遠眺,群峰矗立,云霧繚繞,如滄海浪涌,因其山勢形似駿馬凌空而得名。山之西側,悠悠堵水由南至北流經其下, 青山綠水,碧波蕩漾,山水相連。時有輕舟白帆,纖夫吟唱,不知是否就是孟達的《上堵吟》?據《鄖縣志》記載說,白馬山高數千丈,西臨堵水,北望黃龍,自鎮南眺,真如天馬行空、丹鳳下降。又說,山頂有龍泉三眼,山中部平坦寬闊,明代時,在這里建“金鞍”道觀一座,名曰“白馬寺”。清咸豐四年,又重修“金鞍”,供奉五尊神像,人們又稱“五仙廟”, 是游人覽勝的理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