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老區故事之二
殘渣余孽一掃光
——竹山縣南北山區剿匪記
□ 李翰華
1949年3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鄖均團“剿賀分隊”班長張振德等在蒲溪溝鮑家梁子將先后任國民政府竹山、均縣、安陸縣縣長,1946年又任竹山縣縣長的賀理華活捉后,流竄于竹山縣境的國民黨軍殘部、敵偽政權頑固分子及川陜鄂邊境地區的慣匪成了無頭蒼蠅,一片混亂,妄圖依托竹山南、北部大山區遼闊的地域,有利的地形和茂密的森林,藏身作孽,繼續與人民為敵,破壞新政權,擾亂社會秩序,危害人民大眾的生命安全,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全縣6個區34個村遭受匪患,尤其官渡、柳林成為重災區。流竄于竹山的股匪主要是:國民黨127軍殘余張翰部、竹山縣國民政府自衛隊、鄖縣王再堂團隊、鄖西江子南團隊、房縣夏俊卿、孔成齋團隊及何貞元殘部、竹溪張佑成殘部、湖北保安18旅3團胡維藩部,總計7000余人。這些狐群狗黨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燒殺搶掠,作惡多端,危害極大。
剛剛建立不久的中共竹山縣委、縣人民民主政府,視新政權的鞏固發展和人民利益為已任。為盡快剿滅殘匪,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發展工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一方面發動群眾防匪自衛,一方面積極擴充獨立營、區干隊等地方武裝,積極配合解放軍采取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方針對匪徒進行圍剿。由于軍政合署、軍民協力、干群統一,剿匪戰斗捷報頻傳,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重大勝利。
1949年8月初,新任國民黨末任縣長劉文松到南山收編殘散散匪組成一個團。由吳開云任團長,共計300余人。下編5個連,一連長夏禮貴帶匪兵50余人,活動于蒲溪溝劉家大包、鮑家梁子一帶;二連長郭攀志帶匪兵30余人,活動于柳林店一帶;三連長陳士榮帶匪兵30余人,駐扎在渣峪河一帶;四連長汪金河帶匪兵25人,活動于大坪、白河口一帶;偽鄉長沈成東帶20多我在中山鄉作惡。另有一區署設在白河口坐地為匪。劉文松一到就大造謠言,說:“上海已收復,房縣已復克,四川援軍已到,共產黨站不住腳……”為其眾匪壯膽打氣,鼓勵其眾匪誓死與人民為敵。
與柳林毗鄰的房縣九道梁一帶有鄖縣、鄖西殘匪王再堂、江子南及房縣陳云、孔成齋、夏俊卿等2000余名匪徒糾集一起,時合時分,不時騷擾于柳林、洪坪。所到之處,人心慌慌,雞犬不寧。
滄浪官坪、文峰輕土坪一帶有房縣股匪賀登元猖狂活動。
官渡樓房溝、三岔灣一帶是竹溪股匪張佑成等20多人的常犯區域。
1949年8月21日,國民黨127軍張翰殘部由四川竄于九道梁和柳林一帶,企圖有二:一是配合胡宗南部攔截我軍西進力之后路;二是流竄到河南伏牛山打游擊。
自8月下旬起,竹山股匪借敵127軍及王再堂、江子南等股匪勢力,四處騷擾,侵犯解放區,并冒充我人民解放軍大肆燒殺搶掠,恐嚇危害百姓。23日、27日劉文松帶眾匪進犯蒲溪溝,與我縣獨立營和區干隊交戰,并揚言要攻打官渡街,奪取我新政權。
此時,縣獨立營擴充到300多人,全縣區干隊發展到200多人,還組織了大量的民兵,他們積極主動地配合解放軍剿匪,成為其親密無間的友軍和得力助手。
1949年10月,縣獨立營將劉文松鄂保18旅的直屬旅部獨立營46名匪徒殲滅于文峰筆架山,平息了輕土坪股匪暴亂。
10月15日,兩鄖軍分區司令員梁勵生(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率鄖均獨立團進入官渡,經3天戰斗,全殲了盤踞于鮑家梁子的劉文松股匪一部。
24日,獨立團對敵127軍殘部展開攻擊,殲其一部800余人。劉文松帶殘匪100余人逃入四川,被委任為國民黨軍上校團長。1949年12月8日在萬縣余家場被人民解放軍捕獲,后押回竹山,1953年10月被槍決于縣城。劉文松潰逃后其殘部劉永仕、陳世榮等于1950年元月率部向我官渡區政府繳械投降。
1949年11月,縣獨立營和城關民兵大隊配合鄖均獨立團將王再堂、江子南股匪大部消滅。
1950年元月,鄖均獨立團在柳林聚殲“鄂陜邊人民自衛隊”柯玉珊匪幫大部。殘部23人于元月底在竹溪繳城投降。
元月12日,我軍獨立一團在柳林店以西的竹溪向壩與匪鄂西北綏靖一師接火,敵軍逃竄,我軍跟蹤追擊。13日在桃園人路埡子殲敵1個連,俘虜連以下官兵72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27支、子彈2200余發。
同日,國民黨竹山縣政府財稅科長洪成(注:又名洪子常,牌樓鄉黃灣村人),區長何云隄、鄉長申成東等18人,攜步槍11支向我駐柳林店的剿匪部隊投降;敵“鄂陜邊自衛總隊”二團一連連長賈昌烈率51人,步槍41支,輕機槍1挺,在官渡下西溝附近向縣獨立營投降。
元月15日,竹山殘匪劉永仕部下曾居武等帶35人,步槍29支向官渡區人民政府投降。
元月25日,縣獨立營和田家區民兵在柳林白河口合擊何貞元部殘匪,俘敵48名,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42支。
至此,竹山境內股匪已基本剿滅,零星散匪由縣公安部結合鎮反運動進行搜捕,達到“除惡務凈”的目的。
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剿匪戰斗中除殲滅的以外,共俘敵150名。迫其投降124名,分化瓦解匪兵300余名,60余名偽職人員也向我政府自首認罪。
此外,1950年9月,縣大隊和地方民兵平息了驚心魂魄、震驚鄂豫川陜的滄浪山“大漢佛國”反革命暴動,生擒秦中天、楊練成等3名匪首和95名暴動骨干分子,鞏固了新生政權,維護了社會穩定,使人民大眾安居樂業。
上述資料來源說明:1、根據李翰華本人兩次受聘為縣人武部編纂的《竹山縣軍事志》及王俊等人初編的此志,又參照《竹山縣志(2002年8月版)》等資料查抄、組編而集成的?!盾娛轮尽焚Y料來源于《陜南日報》、竹溪及房縣《軍事志》、《湖北軍區戰史》縣公安局歷史檔案等。2、所用軍事資料系已解密的資料,不涉及泄密問題。特此說明。
殘渣余孽一掃光
——竹山縣南北山區剿匪記
□ 李翰華
1949年3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鄖均團“剿賀分隊”班長張振德等在蒲溪溝鮑家梁子將先后任國民政府竹山、均縣、安陸縣縣長,1946年又任竹山縣縣長的賀理華活捉后,流竄于竹山縣境的國民黨軍殘部、敵偽政權頑固分子及川陜鄂邊境地區的慣匪成了無頭蒼蠅,一片混亂,妄圖依托竹山南、北部大山區遼闊的地域,有利的地形和茂密的森林,藏身作孽,繼續與人民為敵,破壞新政權,擾亂社會秩序,危害人民大眾的生命安全,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全縣6個區34個村遭受匪患,尤其官渡、柳林成為重災區。流竄于竹山的股匪主要是:國民黨127軍殘余張翰部、竹山縣國民政府自衛隊、鄖縣王再堂團隊、鄖西江子南團隊、房縣夏俊卿、孔成齋團隊及何貞元殘部、竹溪張佑成殘部、湖北保安18旅3團胡維藩部,總計7000余人。這些狐群狗黨相互勾結,狼狽為奸,燒殺搶掠,作惡多端,危害極大。
剛剛建立不久的中共竹山縣委、縣人民民主政府,視新政權的鞏固發展和人民利益為已任。為盡快剿滅殘匪,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發展工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一方面發動群眾防匪自衛,一方面積極擴充獨立營、區干隊等地方武裝,積極配合解放軍采取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方針對匪徒進行圍剿。由于軍政合署、軍民協力、干群統一,剿匪戰斗捷報頻傳,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重大勝利。
1949年8月初,新任國民黨末任縣長劉文松到南山收編殘散散匪組成一個團。由吳開云任團長,共計300余人。下編5個連,一連長夏禮貴帶匪兵50余人,活動于蒲溪溝劉家大包、鮑家梁子一帶;二連長郭攀志帶匪兵30余人,活動于柳林店一帶;三連長陳士榮帶匪兵30余人,駐扎在渣峪河一帶;四連長汪金河帶匪兵25人,活動于大坪、白河口一帶;偽鄉長沈成東帶20多我在中山鄉作惡。另有一區署設在白河口坐地為匪。劉文松一到就大造謠言,說:“上海已收復,房縣已復克,四川援軍已到,共產黨站不住腳……”為其眾匪壯膽打氣,鼓勵其眾匪誓死與人民為敵。
與柳林毗鄰的房縣九道梁一帶有鄖縣、鄖西殘匪王再堂、江子南及房縣陳云、孔成齋、夏俊卿等2000余名匪徒糾集一起,時合時分,不時騷擾于柳林、洪坪。所到之處,人心慌慌,雞犬不寧。
滄浪官坪、文峰輕土坪一帶有房縣股匪賀登元猖狂活動。
官渡樓房溝、三岔灣一帶是竹溪股匪張佑成等20多人的常犯區域。
1949年8月21日,國民黨127軍張翰殘部由四川竄于九道梁和柳林一帶,企圖有二:一是配合胡宗南部攔截我軍西進力之后路;二是流竄到河南伏牛山打游擊。
自8月下旬起,竹山股匪借敵127軍及王再堂、江子南等股匪勢力,四處騷擾,侵犯解放區,并冒充我人民解放軍大肆燒殺搶掠,恐嚇危害百姓。23日、27日劉文松帶眾匪進犯蒲溪溝,與我縣獨立營和區干隊交戰,并揚言要攻打官渡街,奪取我新政權。
此時,縣獨立營擴充到300多人,全縣區干隊發展到200多人,還組織了大量的民兵,他們積極主動地配合解放軍剿匪,成為其親密無間的友軍和得力助手。
1949年10月,縣獨立營將劉文松鄂保18旅的直屬旅部獨立營46名匪徒殲滅于文峰筆架山,平息了輕土坪股匪暴亂。
10月15日,兩鄖軍分區司令員梁勵生(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率鄖均獨立團進入官渡,經3天戰斗,全殲了盤踞于鮑家梁子的劉文松股匪一部。
24日,獨立團對敵127軍殘部展開攻擊,殲其一部800余人。劉文松帶殘匪100余人逃入四川,被委任為國民黨軍上校團長。1949年12月8日在萬縣余家場被人民解放軍捕獲,后押回竹山,1953年10月被槍決于縣城。劉文松潰逃后其殘部劉永仕、陳世榮等于1950年元月率部向我官渡區政府繳械投降。
1949年11月,縣獨立營和城關民兵大隊配合鄖均獨立團將王再堂、江子南股匪大部消滅。
1950年元月,鄖均獨立團在柳林聚殲“鄂陜邊人民自衛隊”柯玉珊匪幫大部。殘部23人于元月底在竹溪繳城投降。
元月12日,我軍獨立一團在柳林店以西的竹溪向壩與匪鄂西北綏靖一師接火,敵軍逃竄,我軍跟蹤追擊。13日在桃園人路埡子殲敵1個連,俘虜連以下官兵72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27支、子彈2200余發。
同日,國民黨竹山縣政府財稅科長洪成(注:又名洪子常,牌樓鄉黃灣村人),區長何云隄、鄉長申成東等18人,攜步槍11支向我駐柳林店的剿匪部隊投降;敵“鄂陜邊自衛總隊”二團一連連長賈昌烈率51人,步槍41支,輕機槍1挺,在官渡下西溝附近向縣獨立營投降。
元月15日,竹山殘匪劉永仕部下曾居武等帶35人,步槍29支向官渡區人民政府投降。
元月25日,縣獨立營和田家區民兵在柳林白河口合擊何貞元部殘匪,俘敵48名,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42支。
至此,竹山境內股匪已基本剿滅,零星散匪由縣公安部結合鎮反運動進行搜捕,達到“除惡務凈”的目的。
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剿匪戰斗中除殲滅的以外,共俘敵150名。迫其投降124名,分化瓦解匪兵300余名,60余名偽職人員也向我政府自首認罪。
此外,1950年9月,縣大隊和地方民兵平息了驚心魂魄、震驚鄂豫川陜的滄浪山“大漢佛國”反革命暴動,生擒秦中天、楊練成等3名匪首和95名暴動骨干分子,鞏固了新生政權,維護了社會穩定,使人民大眾安居樂業。
上述資料來源說明:1、根據李翰華本人兩次受聘為縣人武部編纂的《竹山縣軍事志》及王俊等人初編的此志,又參照《竹山縣志(2002年8月版)》等資料查抄、組編而集成的?!盾娛轮尽焚Y料來源于《陜南日報》、竹溪及房縣《軍事志》、《湖北軍區戰史》縣公安局歷史檔案等。2、所用軍事資料系已解密的資料,不涉及泄密問題。特此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