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首頁 > 地域文史
    今日十星更燦爛
    發布時間: 2010-04-27 00:00 來源: 編輯:admin
    字體大小:
    打印
    返回
    董  武
      在秦巴山間有一條美麗清澈的堵河,在堵河岸邊有一片星光燦爛的土地,那就是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創建示范點、“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的發源地竹山縣。這里村村寨寨家家戶戶門楣上都懸掛著金星輝映的十星牌,這就是被中央新聞媒體聚焦并稱之為“來自基層的偉大創造”和“竹山經驗”的標志。2009年,竹山十星級創建被省委宣傳部評選為“荊楚名片”。 
      而今,十幾年過去了,竹山縣的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活動不僅沒有隨著時光前移而褪色,而且閃爍著更加奪目的光彩,煥發出更加強大的活力,這活力來自將農村精神文明創建與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實踐緊密結合的社會系統工程——“六大工程”創建活動。 
      這里是寶豐鎮侯家灣村,純樸善良的村民們敲鑼打鼓來慶祝“十星級文明農戶”授牌儀式。縣委書記沈學強親自給農戶授星掛牌,村里的百姓深深感受到縣委、縣政府送給他們的不僅僅是星牌和榮耀,更重要的是給他們帶來了渴盼已久的實惠和力量。扶貧工程、信用工程、生態工程、平安工程、文化工程、健康工程這“六大工程”的全面實施,不僅使農民們收入增加了,而且人的精神面貌、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莊變成文明祥和、健康靚麗的美好家園。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里是麻家渡鎮羅家坡村,是全國“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發源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個村的多數農民依靠開采加工綠松石在全縣率先致富,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精神的沉淪與墮落,成為聞名全國的“腰纏萬貫的精神乞丐村”。“十星級”創建神奇地將這個村轉化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精神文明示范村”,并成為中央、省、市傳媒的聚焦點。 
      十年的創建改變了羅家坡人的精神與物質面貌,然而隨著體制、政策的變化,過去對十星戶優先招工、轉干、入伍、減免三提五統等激勵措施漸失其效,評星標準過時,農民關注點轉移,爭星創星熱情下降。針對這些新問題,竹山縣委、縣政府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為民、親民、富民”的要求,在進行理性探索之后,以新的視野廓清了創建思路,那就是:以實施“六大工程”為載體,以“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為品牌,以建設綠色小康村為目標,通過3—5年的努力,把全縣半數以上的村建設成為綠色小康村。 
      每年,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選擇了50個村由條件比較好的文明單位開展“強強共建”綠色小康村活動,在不違背國家政策和專項資金管理規定的前提下,合理整合資源,把各項支農扶貧資金捆綁起來,共同推進“六大工程”的實施和綠色小康村建設,達到生態環境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群眾生活富裕的創建標準。為了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縣委宣傳部把“十星”標準編寫成《十星歌》分發到各鄉鎮,并在示范村制作“十星歌”文化墻和公民道德規范告示牌。各鄉鎮還把評星工作與農村致富能手的培植和“十戶聯防中心戶長”的選擇工作結合起來,全縣共評選出各類“十星級文明農戶”示范戶近5000戶。 
      羅家坡人盼望已久的六件大事都解決了,同時,對爭創為“十星級文明農戶”的,優先給予“三改一建”等項目扶持,優先評選為信用戶,并按信用等級高低確定授信額度和貸款利率,支持這些農戶加快發展,使農民在參與“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中得到具體的實惠。“六大工程”的實施,較好地解決了“十星”創建讓老百姓既爭榮譽受教育,更強素質能致富的問題,農民群眾參與爭星創星評星的熱情重新高漲起來。十星牌上的金星與老百姓的心,“星”心相印。 

      排憂解難顯本色,雪中送炭見真心。 

      “致富奔小康”,這是當前農民最強烈的追求。過去,“致富星”的創建往往受到資金缺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客觀因素的制約。竹山縣委、縣政府急人民群眾之所急,幫人民群眾之所需,將扶貧工程擺在“六大工程”首位,切實解決富民產業脆弱的問題,重點抓好水、電、路等設施配套建設,著力改善貧困村、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 
      交通不便、經濟貧困的寶豐鎮喻家塔村列為創建村后,用一年時間,完成了3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設、24公里環村入院公路建設、1200米渠道硬化和攔河壩建設、200戶生態家園項目建設,建成了800畝生態有機茶基地和標準、規范的村級衛生室。 
      2003年初以來,我們在創建村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興修村組公路306公里,其中通村水泥路80公里,解決了1.2萬人的飲水困難,扶持新建特色產業基地5萬畝,扶持4000多個農戶對住房進行了改造,光纖入戶率達到80%以上,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 

      春雨潤物細無聲,東風夜放花千樹。 

      對于渴盼致富的農民來說,缺乏資金投入是他們最苦惱的一件事,對于農村信用社來說,他們最大的擔心是農民承受貸款的能力和還貸信用問題。隨著“信用工程”的開展,建立健全了農戶、村組、鄉鎮的信用體系,農民不僅可以便捷享受小額貸款,而且也激發了誠信守約的道德觀念。 
      得勝鎮大橋村的王義明貸款15萬元建立起全國馳名的鄖巴黃牛繁育基地,成為農村養殖帶頭人。象他這樣的特級、一級信用戶按規定可以享受50%、40%的利率優惠。 
      近年來,全縣共評選出信用鄉鎮達到8個,信用村達到109個,信用戶92366個,信用戶授信總額達35500萬元,不僅有力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且使信用社自身效益不斷攀升,縣信用聯社2004年實現稅收129萬元,成為全縣名列前茅的納稅大戶。 
          
      借問桃源何處有,牧童笑指此山中。 

      生態建設是竹山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建設“堵河源生態保護區”,不僅給竹山人民營造了美好家園,更重要的是為南水北調水源區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綠色屏障。 
      在7個l綠色小康村示范村中,縣林業局無償為農戶提供枇杷、李樹等果苗6.2萬株,一批批生態型農戶的涌現猶如雨后春筍。與此同時,以“三改一建(改廁、改廚、改欄,建沼氣池)”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家園建設如火如荼,生態農業模式已初顯端倪。 
      這是全縣第一個啟動生態工程的示范村田家河村。如今已實現“種、養、加、沼、肥”五環產業配套,山上種樹,山腰種果,梯地種糧,塘里養魚,庭院養禽,象這樣高標準有特色的生態村已發展到數十個,全縣累計建成沼氣池6110口,封山育林35萬畝,退耕還林20.5萬畝。昔日桃花源,今日遍竹山。 

      堵河潮涌科技浪,巴人競唱風流歌。 

      缺資金是短期的困難,而缺文化、缺技術則將直接阻礙農業農村農民的長遠發展。人口素質的提高是農業發展的終極支撐,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 
      文化工程猶如春風勁拂,古老的上庸文化煥發出青春的光采。投資368萬元的縣宣傳文化中心于2004年10月投入使用,爭取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扶持     建起的5個鄉鎮宣傳文化站也相繼投入使用,為繁榮鄉村文化發揮了重要的陣地作用。縣藝術團每年送戲下鄉達一百多場。電影、皮影、地方戲、科技講座、田間培訓,村村寨寨掀起科技文化潮。 
      來到“全國民間藝術之鄉”官渡鎮,驢頭峽間漂流艇上,令游客們最為陶醉的不僅是風光美麗,而且是那里的故事神奇精美,這里農民不論老少都是“故事簍子”。 
      來到彩船之鄉寶豐鎮,女媧山下歌如潮人如海,他們自編自演彩船唱詞,每個人都是歌手,唱出自己心里話,熱情頌揚“十星”創建給農村帶來的種種變化。 
      來到秦古鎮,你可以看到村里的農民運動會精彩紛呈,你可以看到村村戶戶的乓乒球臺上熱鬧非凡。 
      擂鼓鎮董家溝村農民李幫寬,32年來,自辦土廣播宣講農業科技上萬場次......寶豐鎮鏵廠村退休教師陳龍章,在家舉辦毛筆書法義務培訓20余載,累計免費培訓學生1000多名......擂鼓鎮右城村農民吳華英,利用村及閑置資產,創建全縣首家村級幼兒園,使全村38個留守幼兒接受學前教育......象這樣的文化中心戶,全縣有500多戶。 

      懸壺濟世解病苦,萬眾一心鑄安康。 

      這里是新竣工的竹山縣人民醫院門診大樓,在硬件建設跨上新臺階的同時,這里的醫德醫風和醫技建設也有了長足進步,這就是實施健康工程的豐碩成果。 
      在巴山深處,離縣城一百公里外的柳林鄉,誰也不會想到這里竟然建起一所現代化的醫院,這個醫院的功能、設施、醫療水平在巴山三縣交界地帶屈指可數,有口皆碑。 
      為解決鄉村群眾就醫難問題,全縣建起124個標準化甲級村衛生室。衛生室醫務人員不僅坐診,對有病不便前來就診的村民實行送藥到門、就地治療。同時,還向群眾宣講衛生保健、防疫知識。 
      在新一輪“十星”調整中,衛生星被分解成生態星和健康星,農民群眾改善衛生設施,積極防疫,自覺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識明顯增強,農民健身運動蔚然興起,萬眾一心構筑了一道防病治病的鋼鐵長城。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竹山縣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農村發展離不開穩定祥和的社會環境。平安工程創建充分整合行政、司法、農民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聯手打造“平安家園”。 
      隨著以十戶聯防為基礎,以村治保組織為骨干,以公安機關為支柱的三級聯防網絡的建立,全縣治安案件下降,無法輪功人員赴京滋事,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無重大案件、事件發生,全縣大局穩定。 
      排查化解矛盾,搭建聯系群眾的橋梁是平安工程的重要內容。一年多來,全縣信訪“談心室”共接待群眾來訪4200多人次,及時化解社會矛盾1100多起。 
      成敗看效果,得失問民心。溢水鎮華家灣村,過去是全縣有名的“老大難”村,自從“六大工程”進村入戶后,村民們嘗到甜頭,家家戶戶放鞭炮,敲鑼打鼓喜迎“十星”到家,全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星級”農戶華福忠道出了村民們的心里話:“評上‘十星’戶,能享受國家扶貧支持,想發展經濟,政府扶持資金,建蔬菜大棚,僅此一項年純收入過萬元;想改善居住環境,政府幫助建生態家園,一家六口住進三層小洋樓;公路、有線電視、移動通訊、人畜飲水,要通的政府都幫我們接通了;想發展產業,貸款方便還享受利率優惠,我們越奔越有勁頭!” 
      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不斷升華,“六大工程”為十星級創建增添了動力和活力,它將黨在新時期對農村、農業、農民的政策與農民群眾當前最大心愿緊密聯接在一起,著力解決制約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致富的六大課題,突破了農村發展中的瓶頸,給竹山縣三個文明協調發展開創了新的良好局面。事實證明,六大工程,干部擁護,群眾歡迎,成效顯著。我們將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引向深入,讓它更有力地造福于農村、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給農民帶來實惠、帶來信心,農民笑了,幫建單位工作隊笑了,縣委、縣政府領導心里也樂滋滋的。黨心民心合一體,沒有辦不成的事。“六大工程”仿佛六大支柱,撐起竹山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片璀璨星座,營造一方富裕、民主、文明的樂園。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云超市
      竹山特產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二页_国产无码不卡视频_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交换_每日更新观看AV资源网

  •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亚洲精品另类国产 | 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五月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