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筆者在溢水鎮朱家灣村“兩戶一基”建房現場見到趙世海時,他和妻子王孝蘭正忙著拉車,用一車車水泥砂漿灌注房屋基礎。趙世海干得很歡暢,熟悉他的村民說他家庭條件差,打小吃了不少苦,如今建房也是“白手起家”,都佩服他的志氣。
移民遷建是我的機遇
趙世海家4口人,是潘口水電站二期移民戶,也是溢水鎮花櫟村的無房戶。1998年,他家的老房子因為下暴雨給沖垮了,他不得不租住在別人的房子里。由于那時家境困難,一時蓋不起房,小兩口便外出打工。后來,他們掙了點錢,準備回家蓋房子,可是又趕上省政府下達潘口水電站庫區停建令,一直拖到去年。為建設自己的“安樂窩”,他實在等得太久太久,樸實的他坦言移民搬遷是自己建房的一個機遇——不僅有了條件比老家好得多的宅基地,而且還享受優惠政策。當有些移民戶還在為宅基地、“三通一平”等問題扯皮、鬧情緒時,他帶頭領取了宅基地,今年正月初九,他就拉著一車木材來到朱家灣,搭起了木棚,成為花櫟村第一個開工建房的移民戶。
明天還會更美好
為了省錢,趙世海選擇了在集鎮統一規劃的基礎上自己建房。在選擇“兩戶一基”建房聯戶時,許多農戶不愿和體弱多病、家境較差的趙元棟聯戶,趙世海則答應和趙元棟聯戶,考慮到趙元棟兒女常年在外打工,趙世海就承包了他家的房屋建設工程。從開工到現在,趙世海和妻子在就像拓荒牛一樣埋頭苦干,小兩口冒著冰霜雪雨,泡在泥坑里,你一鋤我一鏟的忙碌著。由于連續陰雨,他們在清理屋基時前面挖后面垮,多背了不少工。現在,趙世海把自家和趙元棟兩戶的屋基全部處理完畢,還購置了一臺水泥攪拌機,籌備了不少水泥沙石、磚瓦鋼筋等建筑材料,馬上就要興建房屋主體工程。
看著趙世海不知疲倦、滿臉幸福的樣子,筆者敬佩地說:“為了潘口水電站建設,你們辛苦了。”趙世海卻憨厚地笑著說:“這兒條件比老家好,明天還會更美好”。(劉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