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有的農戶種植芹菜,經常發(fā)生“爛心”現象,其典型癥狀為芹菜生長點或心葉變褐色并逐步壞死、干腐,病情由心葉向外葉發(fā)展,同時通過根莖向根系擴展。剖開芹菜根莖,可見其以下內部組織變褐壞死。此現象在芹菜整個生育期都可發(fā)生,尤其是苗期發(fā)生更為嚴重,輕者導致芹菜缺苗減產,重者甚至因此毀種。
據研究,芹菜“爛心”主要是由生理性缺鈣引起。特別是在高溫干旱、偏施氮肥情況下,芹菜的生長發(fā)育加快,對氮、磷、鎂等元素的吸收能力增強,但對鈣吸收能力較弱,導致芹菜出現生理性缺鈣,進而引起芹菜爛心。芹菜發(fā)生爛心的植株,常伴有細菌感染,因此悶熱多雨或暴雨暴晴天氣、土壤濕度偏高地塊,芹菜爛心現象更為嚴重。土壤貧瘠、黏重、偏酸性的地塊,芹菜爛心現象也明顯偏重。
防止芹菜爛心,一是要注意平衡施肥,同時控制好環(huán)境溫度與土壤濕潤,防止芹菜出現生理性缺鈣;二是對酸性土壤要加施石灰,在對土壤進行補鈣同時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使其達到中性或偏堿性水平;三是對易發(fā)生爛心的芹菜地塊,從芹菜苗期開始葉面噴施0.3%-0.5%的氯化鈣或硝酸鈣水溶液,每7天噴一次,連噴2-3次;對伴有病菌感染的,輔以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熊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