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
1946年10月20日深夜,一隊人馬荷槍實彈,押著一個“犯人”,悄悄離開竹山縣城,來到離城幾十里的走馬崗。迅速將“犯人”推下土坑,一個年僅28歲的生命被掩埋在了荒土崗上。這個“犯人”,就是被竹山人民譽為神明縣長的許明清。
一
許明清,本名陳玉虹,1918年10月12日出生在浙江省嘉興;1937年,陳玉虹考上了國立武漢大學,就讀的是法學經濟學系。在此,他有幸聆聽了周恩來的演講。周恩來對抗戰的形勢、抗戰的前途作了精辟的分析,并且號召青年學生到工廠去,到農村去,到前線去。陳玉虹當時就向武漢大學地下黨組織提出要到延安去。武漢大學的地下黨組織建議他先到漢口八路軍辦事處報到。由于報到時間提前,等不及去延安,八路軍辦事處就送他到應城湯池農村合作訓練班學習。
1938年1月20日,湯池合作訓練班第一期順利結業了,陳玉虹被分配到湖北的京山縣。陳玉虹和同志們—道,走村串戶,發動群眾,發展黨員,建立黨團組織,儲積糧食,籌措經費、物資、藥品,組建“忠勇救國團”。在革命的大熔爐里,陳玉虹從—個靦腆、文靜、謹小慎微的書生鍛煉成了一個膽大心細、足智多謀、勇敢堅毅的共產主義戰士和黨的基層領導人,也在這時,陳玉虹改名為許明清。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許明清就調任鄂中專署副專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急于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1946年,蔣介石集中了30萬的正規部隊,包圍中原解放區,6月26日夜,根據黨中央的指示,中原部隊分路突出蔣軍重圍。7月1日,中原軍區第一縱隊在司令員王樹聲的領導下,向鄂西北急進。江漢軍區及獨立旅在文敏生、羅厚福的率領下,許明清隨獨立旅行動,從安陸出發,向鄂西北進發,建立鄂川根據地。8月27日,兩軍在房縣的上龕勝利會師,在此成立了以王樹聲為首的鄂西iC黨委和鄂西北軍區。
二
在江漢軍區突圍的時候,許明清率領一個團斷后,阻擊敵軍追擊,破壞鐵路,阻滯敵人的行軍速度,以便掩護主力部隊突圍。部隊經宜城、過襄河、越保康、進入房縣境內。攻下了房縣東部的溫泉,逼近了房縣城,試圖一舉拿下房縣城,但是打了—天一夜,未果。7月初,遵照上級的指示,當時的獨立旅分兵兩路,一路從房縣的軍店沿大路;另一路從竹山縣的東南部迂回包抄,向竹山縣城進發。我軍沒放—槍—炮,就解放了竹山縣城。為在竹山建立新的抗日根據地,以王樹聲為區委書記的鄂西北軍區黨委決定,組建中共竹山縣委和竹山縣人民政府。
7月26日,以朱正傳為書記,許明清為縣長的中共竹山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但是由于國民黨的脅迫和欺騙,多數群眾已經離開了竹山縣城,留在城里的多半是—些老人、小孩,他們對我黨、我軍和新生的人民政府可以說是敬而遠之。面對這種情況,以許明清為縣長的縣人民政府,積極地采取措施,來爭取群眾,穩定民心。
首先,許明清和縣委的同志分頭深入到大街小巷,了解民間疾苦。許明清在北門坡廣場召開群眾大會。許明清在會上講,民主政府就是給勞苦大眾說話辦事的。往后,各位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有啥冤情,有啥難處,你都可以來找政府。
同時,他們還向縣城的知名人士和普通老百姓,發出了宴會邀請。當時來的群眾坐了幾十桌,在宴席上,許明清一一地給大家都敬了酒。許明清對大家說:“今天是竹山縣人民政府正式掛牌的日子,請大家來見個面,吃頓便飯。從前人們都說‘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如今不興這一套了。大門還是朝南開,但貧苦老百姓都可以進來。”宴會結束以后,許明清親自掌燈把這些老百姓送到大門之外。許明清也多少懂一點醫術,常常也給老百姓看看病。
這些措施很快贏得了民心。一些受國民黨欺騙而外逃的老百姓,聞訊以后就紛紛回到了竹山縣縣城,商店開了業,全城秩序井然,民心安定。許明清平易近人,深得老百姓的喜愛。僅僅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就在人民大眾中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好印象。
三
就在此時,國民黨185旅尾追而來,步步向竹山縣城進發,敵新編川軍第十師在師長羅光文的領導下,又領兵進駐竹溪,國民黨新編第十旅旅長谷炳奎也抵達寶豐,對竹山縣城構成了東西夾擊之勢,妄圖一舉消滅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
當時竹山縣城我軍僅有兩個營,再加上從京山、隨州、南漳、天門和漢川等地隨軍突圍的干部,武裝力量不過二百多人,敵我力量相當懸殊。縣委決定,把縣機關全部轉移到竹山縣南部的官渡區六房溝。成立以許明清為書記的竹南縣委,以六房溝為中心,建立竹房根據地,來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
為了探聽敵情,許明清就化裝,只身進入到官渡鎮,這里駐有國民黨的正規部隊第十旅。同時派出的偵察兵回來也報告說,敵248團大部分的兵士,到茅塔押送軍糧去了,這時旅部的兵力空虛。許明清當時幽默地一笑:“那好,我們就‘請’谷炳奎到這里來過八月十五吧!”
9月8日,他首先派了一個尖刀班,化裝成賣柴的,擔著柴先進城。許明清也帶領了一個加強連,從六房溝出發,分兵兩路,一路是沿山行進,一路是繞道經苦桃河,直撲敵十旅旅部。當時敵十旅旅長谷炳奎因臨時改宿在寶車鎮,僥幸逃脫了,但是敵十旅的旅部遭到搗毀。谷炳奎旅部遭到我軍搗毀以后,谷炳奎就將旅部轉移到城關,然后分兵三路去追擊我軍。
此時,鄂西北各軍兵力也相當分散,當時獨立旅主力也已經進入陜南。竹山縣委只好撤進竹山南部山區。縣委憑借山大林密與敵周旋。竹山南部山區就是堵河的上游,官渡、柳林一帶,這個地方是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一個窮鄉僻壤。國民黨的苛捐雜稅,土匪擄掠,鄉紳搜刮,使竹山南部山區的人民一直掙扎在死亡線上。一天,突然我軍被敵十旅一個建制營包圍。因敵眾我寡,在突圍的時候,許明清和縣委的人馬打散了。
竹南縣委遭襲以后,就被迫撤出了竹南。10月4日,許明清率領一個排,再返回竹南去收容那些失散人員。部隊行進到官渡三池溝垴迷失了方向,正好遇到一個行路的農民,就請這個行路的農民把我軍帶到財神廟埡去。但是這個農民不慎泄露了我軍的行蹤,國民黨第十旅旅長谷炳奎得到情報以后,調房縣、竹溪的民團星夜出動。10月5日就趕到房縣的麥浪坪,分兵五路襲擊我軍。激戰之中,我軍三位同志壯烈犧牲了,受傷的許明清和大部分人被捕。
四
進屋之前,許明清就留心觀察,他發現關他們的房子是上打壘的,房前是溝,房后是樹林。許明清就盤算著越獄的問題,他叫同志們假裝很渴,向看守要水喝。看守就信以為真,送來了半桶水。深夜的時候,許明清就讓同志們把水一瓢一瓢地澆到靠山的一面墻上,用手慢慢地挖土。水用完了,又用尿水澆了再挖。墻洞被掏穿了,一個人勉強可以通過。這個時候,許明清就指揮越獄,他讓傷員先出去,自己留下作掩護。在洞口,他囑咐同志們:出去以后,要利用復雜的形勢,分散隱蔽;要保持革命的氣節,要依靠群眾,堅持斗爭。如果再被抓進來了,要寧死不屈,決不能玷污革命軍的名聲。•
當戰土們爬出洞口;狗吠聲把酣睡的敵人吵醒了,敵人發現了洞口,這時越獄的戰士已經無影無蹤了,牢中只剩下許明清一個人。10月7日的時候,敵人把許明清關押在敵十旅旅部,安排了一個特務連負責看守。
五
許明清被捕后,敵人軟硬兼施,欲使許明清投降,期望獲得共產黨部隊的詳細情況,一舉殲滅鄖、竹、房的共產黨的軍隊。
首先是勸降。許明清被捕的第二天早上,國民黨第十旅旅長谷炳奎就叫副官以他的名義給許明清送去飯菜,許明清威嚴地坐在那里,副官怎么說,他都不予理睬。谷炳奎急于要許明清投降,就親自出馬了,他先讓副官給許明清松綁,然后以“同學”的關系,勸許明清投降了。
許明清對谷炳奎說:“你為蔣介石,我為人民。你為國民黨,我為共產黨。共產黨得道多助,人民必勝;國民黨失道寡助,蔣介石必敗。這當中一個對,一個不對,比較起來,我是對的。我怎么能投降你呢?那豈不是叫太陽從西邊出來嗎?”為了對抗敵人的審訊、勸降,許明清向敵人嚴正宣布絕食。許縣長接連三天不吃不喝的消息不翼而飛,全城上下家喻戶曉。老百姓心疼至極,有人冒著風險給許明清送飯。
谷炳奎為要許明清早日投降,責令副官室主任甘泉清想辦法。甘泉清看到老百姓,就派了一群人,偽裝成社會各界的“代表”給許明清送飯。送飯的人說:“許縣長,你是好人,投降了他們,還不是一樣可以做好事嗎?”許明清說:“老鄉,你這飯是好飯,這話可不是好話!我投降了敵人還能當好人?”他意識到送飯的人絕對不是真正的老百姓。他的每一句話,都傳到老百姓的耳里,送飯的人越來越多,誰都想見一見這個好人。
勸降不成,敵人又生一計,改用逼降方法。他們以許明清的名義寫好了“自首書”,到處張貼,以混淆視聽,蠱惑人心。為了給敵人一有力回擊,許明清開始進食,并主動要求在群眾大會上發表聲明。谷炳奎以為許明清回心轉意了,迅速召集群眾開會。
在會上,許明清堅定而有力地說:“親愛的同志們,親愛的竹山父老鄉親們,我是共產黨員,我不怕死,我永遠不會背叛革命。只要大家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勝利一定屬于我們的!竹山一定要解放的。”谷炳奎見勢不妙,就怒吼著讓士兵把許明清押走了。敵人黔驢技窮,終于對許明清下了毒手,谷炳奎下令活埋了許明清。
許明清被活埋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竹山人民極大的悲憤。人們用各種方式來祭奠他。群眾在他就義的地方培土砌墳。他們甚至沖破敵人的重重阻撓,于異地建立起了一個廟堂——取名叫“許公祠”,絡繹不絕的群眾到廟前燒香,并把廟前長的草取名為“長生草”、“救命草”,說食之能治百病。至今,“許公祠”的香火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