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著名軍旅作家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曾經讓我們倍受感動,過了半個世紀,那些曾經“最可愛的人”是否依然那么可愛呢?“八一”建軍節前夕,記者特意來到縣武警中隊體驗了一天軍人的生活,借此讓大家走近他們,更好地了解他們。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
夏日的清晨,整個城市還沉寂在那份難得的清涼之中,當我們走進中隊,卻被嘹亮的軍歌和響徹山坳的口號聲帶入另一個世界。早上六點,中隊已經按照規定時間開始操課了,訓練場上戰士們生龍活虎地訓練著。見到記者來訪,戰士們熱情地為我們表演了一套擒敵操,拳法組合、腿法組合、前倒、側倒、醉倒,每個動作都是高高躍起,重重地摔在硬梆梆的地上,一套動作下來看得我們個個目瞪口呆,我好奇地問疼不疼啊?沒想到戰士們異口同聲地答道:“不疼”,戰士突如其來的一聲喊,到讓我無所適從了,指導員蔣志遠笑道:“沒嚇到你吧?部隊就是這樣,習慣就好了。”完成早晨的訓練,戰士們開始了整理內務和洗漱時間,一床軟綿綿的被子經過戰士三折四軋,短短的幾分鐘就變得有棱有角,第一次看到“豆腐塊”式的被子,記者也好奇地嘗試了一番,可是無論如何用力,都還是一塊“面包”,也第一次讓我們感觸到原來疊被子是這難的一件事情。
在體驗了戰士日常的訓練、生活后,我們在指導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戰士們的執勤崗位上,親身感受了執勤站崗的滋味。走上高高的監墻,一邊是青山綠水,鳥兒紛飛,一邊是高墻電網,死氣沉沉,高墻內外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一時還真讓人接受不了。哨位上的戰士,肩扛鋼槍目光堅毅,讓我強烈地感觸到了什么叫神圣不可侵犯。正午時分,裸露在烈日下的監頂溫度已經上升到了50多度,但是為了保證目標的安全,戰士們必須在這樣的條件下堅守兩個小時,指導員心疼地對記者說道:“我們戰士真的很辛苦,一班哨站下來衣服都能擰出水了。”我們在中隊的安全計時牌上看到,戰士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了實現了連續5年6個月26天安全無事故,中隊也連續多年被總隊、支隊授予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黨支部,榮譽的背后無不凝結著全體中隊官兵的鮮血和汗水。
軍功章有你的一半
“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在家鄉耕耘著農田,你在邊疆站崗值班。軍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中隊采訪時,指導員蔣志遠總是喜歡哼唱著這首《十五的月亮》,悠揚的歌聲中飽含了一名軍人,對家人深深的眷戀和愧疚。
在采訪時,蔣指導員接到一個來自廣東的電話,他笑笑說:“隊長又來查我的哨了。”經了解我們才知道,中隊長楊藝家鄉遠在千里之外的廣東,父親一直患有嚴重的肺病,最近接連收到“父親病危,盼兒速歸”的信息,但是時值夏日中隊執勤任務嚴峻,他始終沒有向大家透露這一信息。直到前不久,指導員意外接到隊長家中的電話,才讓秘密真相大白,在中隊干部、戰士的再三勸說之下他才匆匆趕回家中,見上父親最后一面,但是每天一個電話詢問中隊情況,卻成了他現在的“必修課”。休息的時候,指導員拿出一包喜糖分給我們,“這可是抗震英雄的喜糖哦!”他的一句話把我們弄得一頭霧水,吃著喜糖他給我們講起了排長龔警衛的故事。去年5.12地震發生時,排長龔警衛正好休假在四川,準備自己和未婚妻的婚禮,地震發生后他主動請纓參加抗震救災,直接和市支隊的救援隊在四川匯合,這一干就是幾個月,預定的婚期也這樣被一直拖延下去。因其在抗震救災中的英勇表現,他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并被湖北省委授予“五四”杰出青年獎章。此次特批他回家補辦婚禮,他帶上了兩枚金燦燦的獎章作為送給妻子最好的禮物。一直在談別人的故事,指導員卻對自己的情況只字不提,這反到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后來中隊文書告訴我們,其實指導員已經有一年多沒休過假了,十堰的妻子已經懷孕八個多月,但是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悄悄地為家里請了保姆代替自己照顧妻子。三個干部,都有著不同的感人故事,每個故事幕后都有一個或幾個家庭做著默默的犧牲,面對這些,蔣指導員淡然地說:“既然選擇了當兵,就注定不能忠孝兩全、花前月下,當兵有當兵的苦,當兵也有當兵的樂。”
媽媽的“小白楊”
在中隊采訪,我們有幸結識了一群不一樣的90后,他們大多都是十七、八歲的的新戰士,而在他們臉上卻讀不到半點屬于90后的嬌嫩、浮躁之氣,眉宇間透著一股驍武憑陵之氣。他們的到來不但為部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更給這里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訓練間隙,90后戰士李光強、封長發為大家表演了自編自排的小品《“三互”活動在經常》引起了場上陣陣笑聲,不但緩解了大家的緊張情緒,也在寓教于樂之中加強了戰士政治素質的提高。90后大多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知識面廣、學歷較高,這也使部隊的知識結構得到了提高。中隊文書汪勇就是大專畢業生,來到部隊后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把中隊的文案工作整理得井井有條,還利用業余時間擔任起了中隊的計算機教員。面對記者的采訪他也大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別人都說我們90后是叛逆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我們這些90后的戰士,就是要讓大家看看,我們也是可以頂天立地的一代。”采訪期間我們聽到一件感人的事情,看守所出于安全考慮建在山坳之中,四周山上就是成千上萬的墳墓,大多新戰士剛來中隊時都害怕夜間站哨。去年入伍的新戰士徐建臣在一次夜間執勤中,被幾聲貓頭鷹的叫聲嚇得哭了鼻子,后來成了大家取笑的對象,為了讓自己膽子大起來,徐建臣每天凌晨一兩點鐘就悄悄起床,在樓頂站兩個小時,直到后來被班長發現。經過這樣鍛煉自己,他現在不但不在害怕夜間執勤,而且還成為了中隊的“執勤標兵”,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面對記者采訪他靦腆地說:“既然當了兵,我就不再是媽媽懷里的小男孩,我現在是名光榮的武警戰士。”
一天的體驗是短暫的,但我們時時都被一些事情所感動著,也讓我體驗到了當年魏巍“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的感覺,時間變了,任務變了,但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卻依然沒變,他們依然在用軍人的執著和堅毅,譜寫著一曲感人的歌。(黨時軒 鄧瓊芳 劉妍秋)
戰士們走在高墻電網之上。
戰士在訓練中高高躍起
戰士表演躍起前倒的動作。
雙杠上的戰士“身輕如燕”。
“九零后”的戰士在訓練場上生龍活虎。
三個”九零后“在訓練間隙為大家表演小品。
中隊的內務戰士們的被子猶如“豆腐塊”。
指導員組織大家進行政治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