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我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普查組在麻家渡鎮黑虎村黃柏林家中發現一塊匾額,系清代朝廷重臣、湖廣總督張之洞所題。
該匾額為黑字金底木制匾,保存完整,匾周緣略有不同程度的磨損,現被當作樓板鋪在閣樓上,長280、寬110、厚3厘米。匾文清晰,右側陰刻題兩行“恭祝 誥封孺人黃母崔太孺人七袠大慶”十六字,中間陽刻題行楷大字“懿德稀齡”,左陰刻落兩并行楷書“賜進士及第 欽命 頭品頂戴兵部尚書 右督御史湖廣總督 侍生 張之洞頓首拜題”,下款兩章金印,已模糊不清。整個匾額金底采用陽刻飾云紋、花卉紋等。
張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達,號無競居士,清直隸人,為晚清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任湖廣總督,系朝廷封疆大吏。
據黃柏林介紹,因其祖父可能曾是張之洞的老師或者是恩人,所以在其祖母七十大壽時,張之洞手書“懿德稀齡”金匾賀獻。歷經幾代,保存下來,雖然局部有些磨損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黃柏林祖上是從武昌府大冶縣搬遷至鄖陽府竹山縣的,而大冶縣正是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原材料產地,黃氏祖上正是那時候與張之洞熟知,并以先生相稱。
該匾額是十堰地區首次發現的張之洞親筆題字,聯系到張之洞在清代末年的歷史地位,則此匾更顯彌足珍貴。(李強)
該匾額為黑字金底木制匾,保存完整,匾周緣略有不同程度的磨損,現被當作樓板鋪在閣樓上,長280、寬110、厚3厘米。匾文清晰,右側陰刻題兩行“恭祝 誥封孺人黃母崔太孺人七袠大慶”十六字,中間陽刻題行楷大字“懿德稀齡”,左陰刻落兩并行楷書“賜進士及第 欽命 頭品頂戴兵部尚書 右督御史湖廣總督 侍生 張之洞頓首拜題”,下款兩章金印,已模糊不清。整個匾額金底采用陽刻飾云紋、花卉紋等。
張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達,號無競居士,清直隸人,為晚清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任湖廣總督,系朝廷封疆大吏。
據黃柏林介紹,因其祖父可能曾是張之洞的老師或者是恩人,所以在其祖母七十大壽時,張之洞手書“懿德稀齡”金匾賀獻。歷經幾代,保存下來,雖然局部有些磨損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黃柏林祖上是從武昌府大冶縣搬遷至鄖陽府竹山縣的,而大冶縣正是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原材料產地,黃氏祖上正是那時候與張之洞熟知,并以先生相稱。
該匾額是十堰地區首次發現的張之洞親筆題字,聯系到張之洞在清代末年的歷史地位,則此匾更顯彌足珍貴。(李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