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首頁 > 地域文史
    老區故事④:竹山人心中的“神”
    發布時間: 2013-11-28 09:43 來源: 編輯:李永芳
    字體大小:
    打印
    返回

    竹山·老區故事之四

    共產黨員許明清——竹山人民心中的“神”

    □ 李翰華

      盡管竹山出了張振武、施洋、施吉第等為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英勇獻身的杰出人物,盡管竹山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及各種革命活動中有94名烈士和160名抗戰時期陣亡將士被載入了《竹山縣志》(2002年8月版),盡管還有83名受過國家部委級以上表彰的當代英模人物,都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敬仰,盡管從1862年(同治元年)到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2月的38名縣長中,也有鄭桓武(1941.7—1944.11)等人被人們給予了肯定和贊揚,但是,至今仍一直受全縣人民最熱愛的、在人民心目中地位最高的,還是任期最短(注:從任縣長到犧牲共84天)且最年輕的非竹山籍人士—許明清(1946.7—同年10月20日就義)烈士。從他1946年10月20日壯烈犧牲到2013年10月,整整六十七年,許多人還在為他敬香燒紙,把他當神靈、神醫供奉,甚至祈求他的保佑與醫療。“一個共產黨員成了神的故事”經久不衰!
      許明清,原名陳玉虹,1918年10月12日生于浙江省平湖縣新倉鎮新廟鄉杉青港村一個書香家庭。1925年至1936年在家鄉讀中小學,1937年9月考入“國立武漢大學”攻讀法學經濟學系。
      他入校不久,有幸昤聽了周恩來“關于抗日戰爭形勢及任務”的演講,周號召青年到工廠去、到農村去、到前線去……打開了陳玉虹的心扉,使他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提出要到延安去。幾天后,武大地下黨介紹他到漢口八路軍辦事處。辦事處送他到應城湯池農村合作訓練班學習。董必武和中共湖北省委創辦,并由省工委宣傳部長陶鑄主持的這個訓練班,目的是為開展鄂中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培養骨干力量。陳在此學習非常認真、刻苦。1938年1月20日訓練班第一期結業,他隨顧大椿、夏菲等被分到京山縣,由于他工作踏實,完成任務好,顧、夏二人介紹他于1938年4月4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冬,陶鑄派陳玉虹到京山縣向家沖建立中共區委,發展黨員,組織游擊隊。那里環境險惡,情況復雜,土匪多如牛毛。他不畏艱險,依靠基本群眾,積極開展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從培養骨干入手,建立基層黨組織3個,發展黨員103人,并建立了部分區鄉民主政權,發展農救會員180多人,婦救會員210人,兒童團員80多人,動員群眾為新四軍五師送軍糧9萬2千多斤和做送大批軍鞋等物資,積極支援前線。當年12月在吳集組織“忠義救國12人團”,從3條槍發展到240多條槍,330多人。他還根據陶鑄的指示,于1939年元月發展京山縣衛生所長栗秀真加入了共產黨(注:建國后任全國計生協會會長等職),并將此衛生所改為中共領導的“應城抗日游擊司令部軍醫院”。
      1939年,陳玉虹改名許明清,先后擔任中共應城礦區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1943年夏天調任中共孝漢陂縣委書記,1945年10月任鄂中專署副專員,時年27歲。
      1946年春天,蔣介石公然撕毀《停戰協定》,挑起內戰,準備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在江漢地區集中30萬正規部隊,包圍中原解放區,企圖一舉把江漢平原的革命力量徹底摧毀。為了保存力量,配合華北戰場,有效地牽制敵人,徹底打垮美蔣反動統治,1946年6月26日夜,中原部隊分路突圍沖出蔣軍重圍。
      同年7月1日,許明清隨文敏生、羅厚福率領的江漢軍區部隊從安陸桑樹店出發,向鄂西北急進,于7月22日解放竹山縣城。
      為在竹山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軍區黨委決定組建中共竹山縣委和縣人民民主政府。中共竹山縣委和縣人民民主政府由朱正傳任書記、許明清任縣長、李釗平任秘書、王恢任財政科長、張先浩任民政科長,警衛團副團長熊光武任警備司令。7月26日,在偽縣政府門口掛上了“竹山縣人民民主政府”的牌子。
      由于國民黨的反動宣傳,群眾并不敢接近部隊和新政權官員。許明清即和各位同志分頭到大街小巷登門拜訪,了解民眾疾苦困難,并于7月27日給縣城知名人士和貧苦市民發出請帖,于29日下午到縣政府出席“軍民聯歡會”。
      29日晚上,縣政府門口張燈結彩,標語滿墻,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許明清縣長站在門口迎接到會群眾。人齊后舉行宴會,許明清微笑著對大家說:“今天是竹山縣人民民主政府成立的喜慶日子,請大家來見個面,拍拍家常,吃頓便飯。從前人們都說‘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如今不興這一套了,大門還是朝南開,但是窮苦百姓可以隨意來。往后,穿草鞋的、打赤腳甚至沾滿牛屎黃泥巴的,都可自由出入。”時過半夜,聯歡會結束時,許明清親自掌著馬燈把群眾送到縣政府大門外,揮手告別。
      聯歡會后,許明清又在北門坡廣場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講明民主政府就是為窮苦大眾說話辦事的。今后,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們有啥冤情,遇到啥難事兒,隨時都可以來找縣政府,來找我。他還當眾宣布:部隊拿出軍餉作為無息貸款,給窮苦人民買糧食,發展生產,重建家園。為解決老百姓缺衣少食的困苦,縣政府開倉放糧,賑濟貧民。群眾歡呼共產黨的軍隊是堯舜之師,縣人民民主政府是老百姓的靠山。說“開天辟地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好軍隊、好政府、好縣長!”說“許縣長一定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要不然哪會有這副菩薩心腸!”
      我軍解放竹山縣城后,敵一八五旅尾追而來,步步向縣城推進;敵新編第十師師長羅光文又領兵進駐竹溪、第十旅旅長谷炳奎領兵抵寶豐,對竹山縣城構成東西夾擊之勢。這時我軍主力已離城西進,竹山城內僅有兩個營。縣委根據敵眾我寡的實際情況,決定把機關、部隊全部轉移到鄉下蓄勢待發。許明清為安慰群眾,親自上街告訴人們:“我們一定會回來的!”
      8月7日(農歷7月12日),部隊在城南堵河用木板搭浮橋過河,向竹溪蔡家壩挺進。在這里與三團會合后,卻突遭敵軍三個團的包圍。我軍只有一個團的兵力,其余都是非戰斗人員。在奮力突圍的激戰中,干部大隊被打散了。許明清冒著槍林彈雨,邊打邊撤,在20多里外的一個山埡上才遇到部隊,見到了劉子厚(注:建國后任河北省委書記)、王良(后任遼寧省委秘書長)李人林、張謙光等領導同志。部隊轉戰于鄂川陜邊境。
      在蔡家壩戰斗中被打散的一部分同志陸續歸隊,隨許明清帶隊在官渡區樓房溝休整。兩天后,軍區電臺傳來:經中央批準部隊在鄂西北建立根據地的指示。8月27日,鄂西北軍區成立,王樹聲(注:建國后被授予大將軍銜,任國防部副部長)任黨委書記兼司令員和政治委員。軍區下設四個軍分區,竹山屬第一軍分區,司令員鄒畢兆,政治委員張謙光,參謀長熊興樂,政治部主任曠鐵。活動范圍是房縣、竹山、竹溪、平利、白河以西。地委決定,以許明清、張澤普和張先浩三人組成中共竹南縣委,許明清任書記、張先浩任主任,張澤普任指揮長,以樓房溝為中心,開展游擊戰爭。任務是:就地安家,建立竹房根據地與陜南連成一片。
      竹南縣委下設三個區委,一區區委會設竹溪樊亭河,書記陳伯全;二區區委會設柳林方家山,書記唐有璋;三區區委會設官渡自然的三棵樹處,書記兼區長屈萼。縣委委員張先浩和張澤普分別到二區和三區幫助工作。
      縣委和各區委成員分工后,許明清給大家講形勢、任務和應注意的事項,又和由他動員參加革命并入黨的張先浩睡在一個老百姓看守野豬的苞谷棚子里談了一夜的心。許明清說:“人嘛,總是要死的,為人民事業而死,死得其所,死了無怨無悔。”張先浩表示要和他“同生死,共患難。”
      許明清和三區區委在官渡大溪河一帶開展統戰工作,選拔民憤較小的偽鄉、保長任新政權的鄉長。既是偽鄉長,又任新政權鄉長的孫漢璋就動員群眾用民醫草藥、南瓜瓢子等給傷病員療傷,效果較好。還動員富戶捐糧,接濟窮人渡過災荒。孫將其女拜給許做“干女兒”,許與他結成了“干親家”。至今在當地傳為佳話。
      此后,許明清化裝只身進入駐有國民黨正規軍的官渡街探查敵情,偵察員也報“寶豐敵旅部兵力因外出而暫空虛”。于是,9月8日,他先派一個尖兵班扮做賣柴農民到寶豐設伏,隨后就親率一個連兵分兩路直奔寶豐偷擊敵旅部,搗敵巢穴。谷炳奎因住宿寶豐山而漏網未斃。谷即兵分三路追擊我軍,企圖報復。竹南縣委處境困難。許等憑借崇山峻嶺和茂密的森林與敵周旋。大部分同志忍饑受寒,堅持斗爭。但方家山區委副書記冀志善、區委書記唐有璋先后被撲后叛變投敵。唐交出槍支,供出我軍番號、領導人姓名和武裝實力等機密。
      敵人得知我軍人少、彈少的情況后更加瘋狂,即增派兵力,包圍我縣、區領導機關,并懸賞鼓動地方反動勢力探聽我軍事活動,形勢更加惡化。許明清、張澤普帶兩個排在三區活動。縣、區委分住在相距不遠的兩個村子里。一天,突遭敵十旅一個整營的包圍。因敵眾我寡,突圍時,許、張和區委書記屈萼(注:建國后任沙洋農場公安部門領導人)被打散。
      許明清、張澤普先后趕到地委(注:設房縣下壩)匯報。地委要他們帶一個連返回竹南收容被打散的人員。行至下壩,遇到從方家山突圍出來的張先浩,他們在此開了一次干部會。許明清分析了竹南情況:縣委和二、三區委被襲,一區陳伯全與縣委失去聯系,不僅兵力不強,而且內部出了叛徒,形勢對我十分不利。兩張和連長、指導員一致意見“仍返回地委。”
      許在房南再次向地委匯報竹南情況,地委確定兩張回地委,由許帶一個排,再返竹南收容失散人員。
      10月4日,許率隊行至官渡三吉溝垴迷失方向,遇抓藥農民黃興有,便請他帶路。夜宿農民胡古君家時,黃稱其岳母有病急需送藥回家,許派兩名戰士護黃送藥,并防止泄漏軍情。不料,黃的岳父吳青山是偽甲長、姐夫湯老六是地主,黃本人思想反動,一心想向國民黨邀功請賞。他便口稱是向財神廟埡走,而實際是將許明清等帶到了木魚洞溝。黃到吳青山家中后,便乘遞藥給吳的機會,悄悄把新四軍駐地向吳講了,又隨護送戰士返回胡家。吳待新四軍一走,就從后面把茅草棚扒個洞溜出,串通偽甲長湯和然、湯老六,連夜向偽官渡區公所告密。
      谷炳奎得知后立即派兵,又調房縣、竹溪民團星夜出動,于10月5日(農歷9月11日)清晨趕到房縣麥浪坪兵分五路襲擊我軍。激戰中,許明清帶的一個排在戰斗中子彈耗盡,三名戰士壯烈犧牲,大部分同志同時被俘,許明清受傷被俘。敵人用繩索把他們縛在一起,關押在王家凸鄭先明家中。
      進屋之前,許明清觀察:房子是土墻,房前是溝,房后是樹林。進屋后許叫同志們不要小便,又向偽軍要水喝。偽軍不知是計而送來半桶冷水。深夜,許叫同志們把水澆到靠山的墻上,用手扒墻土,水用完了,又用尿澆了再挖。雞叫三遍時墻被掏了一個洞,一個人勉強可以鉆出去。許讓傷員在前,黨員在后,自己留下掩護大家越獄。在洞口,他囑咐同志們:利用復雜地形分散隱蔽,保持革命氣節,依靠群眾,堅持革命斗爭。狗叫聲把敵人驚醒了,敵人發現洞口,許多戰士已成功越獄而無影無蹤。許明清和另一些同志則不幸落于敵手。
      10月7日(農歷9月13日),敵人把許捆起來用擔架抬進竹山縣城。
      許被關進匪軍旅部,由匪特務連看守。次日上午,谷炳奎叫副官以他私人名義給許送去一桌飯菜勸許吃。許說:“拿回去,你們的飯菜不是我吃的!”他威嚴地坐在那里,不論副官怎么勸,他都不理不吃。谷急于要許投降,便親自出馬,又是松綁,又是讓坐,整整談了半天,許明清斷然斥責說:“我是共產黨員,你們沒有資格叫我投降!”
      許明清在獄中始終以絕食來回答敵人的審訊與勸降。許縣長連續三天不吃不喝的消息不脛而走,全城上下家喻戶曉。窮苦百姓日夜思念他,有人冒著風險給他送飯,都無法接近。谷令副官在旅部、偽縣黨部、黨政軍匯報室三處輪審,每天由一個班押送,許都以連續絕食回應。但他連日絕食至身體虛弱,步履艱難。每次穿街過巷時老百姓都靜立兩旁,以目相送。而許見了老百姓,總是以炯炯有神的目光向大家報以親切的笑意。老百姓心痛至極,愛恨交加,更多的人送飯探監,都被衛兵以刺刀相擋相威脅。偽軍派幾個人偽裝成老百姓送飯,并勸說:“許縣長,你是好人,投降了他們,還不是一樣能做好事?”許明清說:“老鄉,你這飯是好飯,你這話可不是好話,我投降了就背叛了你們,背叛了黨,咋還能是好人?”
      偽副官室主任甘泉清對特務連連長張賢尊說:“姓許的非常頑固,對老姓那么好,對我們恨之入骨,太危險!換地關押。”張把許關進西關“洋房子”,用繩子把雙手大拇指綁在一起,吊在柱子上,能站不能蹲。房東的傭人余修俊看見,他們一面對許縣長用刑,一面又端來香噴噴的好飯好菜令他吃,而遭拒絕。許以頑強的意志同敵人斗爭的事跡在老百姓中廣為傳頌,百般贊揚、尊敬他。谷匪炳奎無計可施,只好拖出一名叛徒出面“做工作”誘降。
      寒風冷凍的一日,北門坡廣場被逼來一千多人,一個個面帶愁容。敵人在四周布滿荷槍實彈的崗哨,把聽眾包圍在中間。敵十師師長羅光文親自坐陣指揮。叛徒唐有璋被押上臺后就無恥地吹捧國民黨,漫罵新四軍和共產黨。谷匪聽了洋洋得意,對許明清說:“把你當縣長的事講講,講了給你好處!”
      許明清橫眉冷對地說:“你不佩和我說話,叛徒是無恥的!”扭頭面向臺下說:“老鄉們,中國共產黨領導受苦人鬧翻身,打國民黨反動派,人民是擁護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我們的軍隊不久就會打回來,竹山是要解放的。”臺下的老百姓靜靜地聽著,心中暗喜,臺上的谷炳奎氣極敗壞地大叫:“推下去,不許他瞎說!”幾個土兵來拉拽他,許明清扭頭對老百姓說:“你們記住我的話,勝利一定能實現,革命一定能成功!”
      許明清再次被關進“洋房子”里,高高地被反綁在柱頭上。
      敵人黔驢技窮,終于下毒手—10月20日(農歷9月26日)下午,甘泉清向特務連連長下達谷匪炳奎的手令:
      命 令
      特務連,今夜于走馬崗,活埋許明清。
      此令
      谷炳奎
      十月二十日
      甘對張說:“竹山人對許明清太好了,活埋許縣長之事是羅師長授意的,不準讓一個人曉得,否則對你軍法處之。”天黑后全城戒嚴,崗哨林立,張派一排長帶4個士兵,去城西走馬崗挖了一個大坑。半夜,甘催張執行命令。又說:“你對許明清說:“今夜送你到寶豐師部去。刑前你再問他投不投降?”隨即特務連連排長全部出動,將許明清押往走馬崗(注:今縣委、縣政府后面的北大街一側,當年是荒涼的黃土崗地)。
      到了走馬崗,天氣突變,狂風呼嘯,大雨傾盆,劊子手張賢尊渾身發抖,膽顫心驚,離土坑200公尺就畏葸不前,其他幾個匪官都膽怯地遠遠站著不動。一排長徐友初帶4個士兵到坑邊行刑。
      在坑邊,徐按上司旨意對許明清說:“給你五分鐘考慮,投降就有生路,給你官做;不投降就活埋!”許明清昂首不理,視死如歸,被劊子手推下土坑。當黃土埋齊腰時,許明清奮力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人民的好兒子—許明清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被敵人活埋在竹山城西走馬崗上,年僅二十八歲!
      許明清同志,竹山新政權的好縣長、中共竹南縣委的好書記英勇犧牲了,竹山全縣人民無限悲痛。盡管竹山那時陰云密布,人民仍用神話的方式,傳頌著他英勇抗敵與就義的經過,用祭祀神靈的活動來表達對他的真切懷念。他的英勇事跡鼓舞著解放軍將士們英勇殺敵;他的純真黨性、頑強意志、高風亮節的崇高品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成長。特別是他熱愛群眾、關心群眾、依靠群眾、走群眾路線的思想與工作方法,至今仍頗具現實的指導意義,真正是全縣廣大干群認真學習的楷模。
      整整六十七年了,許明清烈士紀念碑前,乃至一些鄉間土廟,仍有不少人立牌位甚至塑像焚香燒紙紀念他,真心表達對他的哀思與懷念,甚致說他是“神醫”,遇到身體不適就請他治療,期求他的保佑,促其身心健康與發家致富,百事百順。
      1949年2月曾任中共竹山縣委副書記的四川籍作家邵子南所撰《一個共產黨員成了神的故事》(邵子南選集),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不僅被收錄于竹山黨史征編委員會編輯出版的《許明清烈士史料專輯》一書中,而且至今仍在傳頌與踐行,可能還將永遠在竹山三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筆者應縣“老區促進會”之約摘編此文,正好成稿于2013年10月12日—許明清烈士誕生九十五周年生日之當天,就義六十七周年的前8天,真是幸運,恰好以此表達我對他終生的敬意與懷念!
      (說明:限于征文的字數控制,本文選摘和聽取許干女兒之女孫興鳳,屈萼的通訊員喻允貴講述時不得不割愛。但仍顯較長,請諒解。)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云超市
      竹山特產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二页_国产无码不卡视频_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交换_每日更新观看AV资源网

  •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呦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综合 |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