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5月11日,某鄉鎮小學教師劉某又接到縣教育局轉市教育局的電話,詢問其所購的書為何遲遲不付款。劉某感到非常無奈,給吧,感到自己上當受騙,不給又經常接到索要書款的電話,影響正常工作。
按說購買了書理應付款,可劉某為何頂著壓力不付呢。原來,四月上旬,劉某接到一個自稱對劉某的工作、職務等情況相當熟悉的電話,向劉某推銷一種圖書,說是適合小學1至6年級用,價格也不貴,不要的話還可以退貨。劉某想到對方對自己的情況比較熟悉,便告訴對方:“書要是你描述的那樣,價格合適可以考慮,否則不要。”過了幾天,劉某就收到了郵寄過來的書,可是卻不是當初說的那樣,還是盜版書,錯別字也不少,價格還貴的不可承受,薄薄的三本書共計598元。因此,劉某決定退書,于是便按對方打過來的電話回撥過去,可卻無法撥通。劉某到網上一查才知道對方所用的電話是網絡電話,公司是已經注銷了經營資格的公司。過了幾天,劉某接到了對方打來的電話(號碼又變了),要求按價付款,并告知已過了退書期限。劉某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說若要是100元可以付款,就算買次教訓,但對方不同意。劉某于是便沒付款。又過了幾天,劉某又接到對方電話,稱若不付款會反復給劉某的領導打電話,讓劉某等著瞧!此后每隔一段時間,劉某就會接到直接領導打來的電話或其他領導打來的電話詢問,好在劉某已向上級主管部門解釋清楚。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得知,類似騙局經常發生,騙子竊取個人信息后,利用電話推銷,設置陷阱,一旦受騙方發覺上當后,騙子便以向主管部門反映,打電話為要挾,迫使當事人息事寧人把錢打過去。在此,提醒讀者朋友,要保護好自己個人信息,謹防受騙。(王 斌)
按說購買了書理應付款,可劉某為何頂著壓力不付呢。原來,四月上旬,劉某接到一個自稱對劉某的工作、職務等情況相當熟悉的電話,向劉某推銷一種圖書,說是適合小學1至6年級用,價格也不貴,不要的話還可以退貨。劉某想到對方對自己的情況比較熟悉,便告訴對方:“書要是你描述的那樣,價格合適可以考慮,否則不要。”過了幾天,劉某就收到了郵寄過來的書,可是卻不是當初說的那樣,還是盜版書,錯別字也不少,價格還貴的不可承受,薄薄的三本書共計598元。因此,劉某決定退書,于是便按對方打過來的電話回撥過去,可卻無法撥通。劉某到網上一查才知道對方所用的電話是網絡電話,公司是已經注銷了經營資格的公司。過了幾天,劉某接到了對方打來的電話(號碼又變了),要求按價付款,并告知已過了退書期限。劉某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說若要是100元可以付款,就算買次教訓,但對方不同意。劉某于是便沒付款。又過了幾天,劉某又接到對方電話,稱若不付款會反復給劉某的領導打電話,讓劉某等著瞧!此后每隔一段時間,劉某就會接到直接領導打來的電話或其他領導打來的電話詢問,好在劉某已向上級主管部門解釋清楚。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得知,類似騙局經常發生,騙子竊取個人信息后,利用電話推銷,設置陷阱,一旦受騙方發覺上當后,騙子便以向主管部門反映,打電話為要挾,迫使當事人息事寧人把錢打過去。在此,提醒讀者朋友,要保護好自己個人信息,謹防受騙。(王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