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近日,記者收到一封竹山一中高三(7)班于積奇同學的求助信。據求助信中講述,家住官渡鎮蒲溪村的他,父親因病早亡,身為聾啞人的母親后來與于積奇的幺叔組建新的家庭,一直以來都由幺叔和在外打工的哥哥竭力供他上學。誰知禍不單行,今年10月15日,于積奇的幺叔又不慎跌入水井溺亡,家中頓時失去頂梁柱,于積奇也面臨輟學的危機。求助信最后寫道:“我現在很無助,抱著最后的希望向社會發出求救,希望有愛心的人們看到后幫助我,救救我吧!救救我這個生長在溫暖社會中的不幸的人!”
看完于積奇的救助信,記者采訪了他的班主任沈行波。據他介紹,于積奇同學在學校的表現一直良好,學習刻苦、品學兼優,如果能夠安心完成高中學業考取“二本”不成問題,但是現實的困難卻成了擺在于積奇同學求學路上不可逾越的大山。后來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縣長佘立柱和民政部門寫去了求助信,萬萬沒有想到事情很快受到了佘縣長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佘縣長親自給學校打來電話過問此事,經學校研究決定免去于積奇同學的學費和在學校食堂的生活費。同時,民政部門也親自找到于積奇本人,表示可將其母親安置在官渡鎮福利院,并承諾他在竹山就學期間可享受城市低保的待遇。
有了這些政策的落實,于積奇應該可以安心讀書了,可是當記者提出見他本人時,沈老師卻告知,于積奇已經向學校提出了在家復習的申請,現在人已經離開了學校。這又是為什么呢?記者報著滿心的疑惑撥通了于積奇家中的電話,他告訴記者,其實自己真的很想來學校讀書,但實在是放心不下母親,昨天還特意去了鎮福利院,因為害怕母親適應不了福利院的生活,所以才一直沒有將母親送過去。現在每天在家一邊照看母親料理家務,一邊復習功課。言語之中既透露出一個孝子對母親的不舍,又摻雜著一個少年讀書的無奈。(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關注于積奇同學的遭遇,大家齊手幫他渡過難關。于積奇電話:4697157)(黨時軒)
看完于積奇的救助信,記者采訪了他的班主任沈行波。據他介紹,于積奇同學在學校的表現一直良好,學習刻苦、品學兼優,如果能夠安心完成高中學業考取“二本”不成問題,但是現實的困難卻成了擺在于積奇同學求學路上不可逾越的大山。后來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縣長佘立柱和民政部門寫去了求助信,萬萬沒有想到事情很快受到了佘縣長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佘縣長親自給學校打來電話過問此事,經學校研究決定免去于積奇同學的學費和在學校食堂的生活費。同時,民政部門也親自找到于積奇本人,表示可將其母親安置在官渡鎮福利院,并承諾他在竹山就學期間可享受城市低保的待遇。
有了這些政策的落實,于積奇應該可以安心讀書了,可是當記者提出見他本人時,沈老師卻告知,于積奇已經向學校提出了在家復習的申請,現在人已經離開了學校。這又是為什么呢?記者報著滿心的疑惑撥通了于積奇家中的電話,他告訴記者,其實自己真的很想來學校讀書,但實在是放心不下母親,昨天還特意去了鎮福利院,因為害怕母親適應不了福利院的生活,所以才一直沒有將母親送過去。現在每天在家一邊照看母親料理家務,一邊復習功課。言語之中既透露出一個孝子對母親的不舍,又摻雜著一個少年讀書的無奈。(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關注于積奇同學的遭遇,大家齊手幫他渡過難關。于積奇電話:4697157)(黨時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