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wǎng)消息 水稻紋枯病為典型高溫高濕病害,以水稻分蘗至抽穗期發(fā)病最重。感病后,一般田塊減產(chǎn)15%,嚴重田塊減產(chǎn)30—50%。由于2008年水稻紋枯病為中等偏重發(fā)生,田間菌源量大。6月28—30日降雨后,稻田間高溫高濕,紋枯病流行極快。縣農業(yè)局近期在麻家渡、寶豐、三臺等鄉(xiāng)鎮(zhèn)調查發(fā)現(xiàn),稻田7月2日見病, 7月5日病田率59%, 7月10日病田率90%, 5天病田率增長31%。7月11—13日我縣普降大雨后,田間高溫高濕進一步加快了紋枯病流行速度。據(jù)氣象部門預報,我縣7月降雨總體偏少,8月份降雨與常年相比正常偏多,高溫高濕有利于水稻紋枯病快速流行。縣農業(yè)局提醒當前要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水稻紋枯病: 1、淺灌曬田、濕潤管理。由于水稻紋枯病是高溫高濕病害,因此,淺灌曬田、濕潤管理對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顯著。2、藥劑防治:加強檢查、破除重治蟲輕防病的習慣。畝用30%苯甲.丙環(huán)唑(商品名愛苗、世苗、嘉潤均可)乳油15毫升,或20%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25克,兌水50公斤對準稻株中下部噴霧噴霧,間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李華平 朱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