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小兒常見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小兒生長速較快而鐵劑攝入相對不足、飲食中缺鐵、失血及其它原因(如母親妊娠期有缺鐵性貧血、小兒長期腹瀉等)。
臨床表現:輕度貧血時,小兒面色蒼白,胃口較差,不愛活動。貧血加重時,面色和眼結膜明顯蒼白,胃口較差,精神不振,愛哭,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等。
保健措施:
1. 提倡母乳喂養,人乳中鐵吸收率高。早產兒,多胎兒滿月后補鐵。
2. 第五個月后逐步添加輔食,多食富含鐵、葉酸、維生素B12、vc等食物,如動物肝臟。腎、瘦肉、蛋黃、豆制品、木耳、綠葉蔬菜等。
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食譜面要廣,防止挑食或偏食、不宜給小兒喝過濃的茶水,防止影響鐵的吸收。
4. 根治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患病期間加強護理,防止感染其它疾病。
5. 定期帶孩子到保健院進行體格檢查,檢測血紅蛋白、紅細胞等,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兒科聯系電話:15727082202
竹山縣保健院健康教育科
